嘟嘟嘟233 作品

第131章 地方改制

 李承乾隨即看向眾人:“有何不妥之處,皆可直言,集思廣益,批補缺漏。” 

 劉仁軌:“陛下,此套方略...怕是與目前的府兵制衝突了。” 

 李承乾點頭:“朕只是先拿出一個方案來,將來改革軍制後,會逐步一起推進的。若是不出意外的話,來年秋季,應該就能開始籌備落實軍制改革了。” 

 長孫渙:“陛下,一說起這個,臣有一件事奏請。” 

 李承乾點頭:“說吧。” 

 長孫渙:“陛下,這六部左右侍郎...還是空著的啊。” 

 李承乾:“各部左右侍郎,你們尚書自己提拔,只要能做事即可。你們負責六部,選拔稱心的左右幫手,朕並不反對。前提,是朕審核批准後。” 

 “臣等遵旨,謝吾皇大恩。” 

 地方的三權分立制度,說白了就是給地方在大事上套一個緊箍咒,一個限制。同時,督查院的存在,也是為了聯合百斯騎一同確保各地市監局、櫃彷的運行。李承乾本人是極其厭惡貪贓枉法的官員的,因為他的本質以及他如今的高度,造就了這樣的思想。 

 李承乾:“接下來,來談一談軍制改革的預想。朕的初步設想,是設立軍區制度。八方鎮國軍,每支軍團按照過去的東宮五軍為基準。同時,可以根據防區需要,配備一定的破陣軍。屆時,就是淘汰府兵制的時候,將士來源從各地軍府選拔留任,委任的將領、左右都督、監軍等人,分別會有相應的部門負責指派。” 

 劉仁軌:“陛下的意思是取消地方軍對地方政務的管理嗎?” 

 李承乾:“朕是有這個意思。” 

 契苾何力:“陛下,末將斗膽。那軍區有何特殊之處嗎?” 

 “軍區,換言之就是規劃好了的區域,是一支鎮國軍能夠活動的範圍。鎮國軍的宗旨在於拱衛大唐本土八方,而後勤維繫將有中央垂直供給。換言之,沒有命令,除卻自衛反擊、巡邏轄區外,不得私自調動士卒離開轄區。違令者,以謀逆論罪,概無赦免。” 

 薛仁貴等人也明白了李承乾的深意,用軍區來捆住地方軍團!三萬大軍,足以推平一個國家了,這也是為了邊境穩固考慮,增設兵力確保邊境安穩。強大的兵力,也是一個隱患,因此需要用軍區來限制,如果一個軍區有超出轄區的舉動,長安直接發兵了!沒錯,你敢造反,李承乾這個皇帝就敢直接來把你們吊死,把你們就地埋了。 

 以往,地方軍團,都是兼任了一塊地區政務的,以保證就地補給供給,後勤支持,減小中央的壓力。如今,把軍區的所有後勤需求,都收回中央,也是一種限制。這種制度,根本保證就是中央本身具備強大儲備,目的自然是提高對地方軍區內部隊的控制力。 

 軍區造反,那麼首先就要解決後勤補給問題,那就是朝國內發起進攻。你從邊境打過來,無論從任何角度來說,都是叛軍無疑了,哪怕你掛著大唐的軍旗也一樣。這時候,不存在什麼大義了,你哪怕說清君側,也要一路打過來,期間一旦中央整備好了作戰部隊,且聯絡國外相鄰的國家一同合圍你,閣下又該如何應對? 

 因此,不給據點、沒有自主後勤補給能力的軍團,就是一把最好控制的利刃。 

 長孫渙:“陛下,若是實施軍區制度,這後勤和維持壓力...怕是巨大。” 

 李承乾淡然道:“大唐如今邊遠地區,還有不少的流民,招納過來,安置在黃河、長江沿岸州郡,作為屯田兵,充作後備兵員。同時,也作為國內軍方後勤輜重隊。實施黃河、長江流域的屯田,收納了難民,也有了後備兵員,乃至擁有了軍方的輜重隊伍,一舉解放了百姓們過去承擔的徭役。” 

 溫振:“陛下,要把全國的無產流民都招納過來嗎?” 

 李承乾點頭:“總好過他們四處流浪的好,花銷雖大,但眼下國庫也還承擔得起,先把內部矛盾處理掉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