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233 作品

第131章 地方改制

 杜如晦點頭:“那麼這個文治學院,就由老臣來作為副院長負責了。老臣的意思是,著重法制教導,其次是商算、治國等。而且,學員的來源,也需要從有基礎的開始,否則從無到有的教學,很難有效縮短學期。” 

 李承乾點頭:“老師決定吧,事後上個奏摺,學生和皇后看一看,問題不大就實施即可。另外,則是學院的學員基礎待遇問題了。學費的話可以全免,教材也可以國庫出資,學員只需要備好衣物穿戴只需、日常被褥用具即可,其餘用度學院承擔。至於激勵制度,這些老師們研究吧。” 

 房玄齡點頭:“嗯,那老臣二人就先下去準備。另外,還請陛下下令,召集貞觀老傢伙們,聚一下,老臣等人充當說客。” 

 李承乾:“這些不成問題,學生自然會安排妥當的。” 

 薛仁貴、蘇定方、薛萬徹、裴行儉、黑齒常之、程務挺、王方翼、李謹行、郭孝恪、阿史那.社爾、李客師、執失思力、張士貴、契苾何力等人,外加兵部尚書、御史臺、戶部尚書也陸續來到兩儀殿。 

 黑齒常之、阿史那.舍爾、契苾何力這幾位許多人不熟悉,都是外族將領。黑齒常之,更是大唐對異族寶具。眼下,也都陸續被挖掘進入朝堂了。 

 李承乾指了指左右安排的座位:“自己坐吧。” 

 眾人落座,等候李承乾的下言。 

 李承乾端起茶杯,輕抿一口茶水:“朕這段時間,思來想去,還是覺得地方行政制度有所欠妥。同時,也對我朝如今還在實施的府兵制度,並不滿意。首先,朕要說一說自己的觀點,諸位愛卿皆可暢所欲言,這裡也不是什麼正規場合,一如東宮即可。” 

 “地方,朕的初步設想,乃是以道為基準,分離地方的行政、軍務、監察權力。行政老規矩,交由現行的地方官府、衙門負責便是。軍務單獨設立地方軍府,負責從全道抽調兵役組建維持治安的部隊,平日裡負責各自的轄區,需要的時候在道府所在州郡召集便是。監察方面,朕的意思是設立監察道的督查院,負責監察行政、軍務雙方。” 

 “地方道府最高長官為從三品府尹、軍府最高長官為從三品統軍,人選由中央任命,具體用誰朕會和吏部、兵部考慮。督查院,由御史臺來負責任命。督查院最高長官為從三品的地方監察使,三年一調,詳細的由御史臺制定。還有呢,朕要統一一下地方軍備,如今我國牲畜積累不少,將地方軍府儲備軍備,一律更換為皮甲、木槍、長刀、木盾、弓箭。這方面,戶部和兵部去協商一下,落實下來。” 

 “另外仁貴你們的話,也去就讀即將設立的軍武學院,深造一下。待到時機成熟,朕會把你們叫回來的,目前只能委屈你們了。大唐未來的戰爭不會少,開疆拓土的需求也不低,所以你們就厚積待發,等候時機便是。” 

 趙仁本詢問道:“陛下,地方體制按照您的意思來的話,軍務集中在道的手中對嗎?那下轄的郡縣呢?” 

 李承乾:“道作為我朝一級行政區,設立道府、軍府、督查院。下轄州郡,設立州府、郡府即可,督查院派遣巡察使監督州郡即可。至於縣區的話,照舊設立一個縣衙便是了,負責正常的治理便是。督查院,一如你們御史臺,在自己的轄區內,無論是從三品的地方最高道府、軍府,還是四品、五品上下的州府、郡府,都可以監察彈劾。至於縣級地區,督查院盡力顧及便是,朕會額外安排人員負責監察的。” 

 “每年,朕和三省會選調巡查令,前往地方就地勘測、訪查民間的。這些,就不用吏部、刑部、御史臺、大理寺參與了。” 

 大家也明白了皇帝的意思,額外著重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力度。地方權力還是那樣,涉及行政管理、發展規劃的事情,地方依舊可以自己決定。但是,地方軍事力量集中獨立到軍府的統軍手裡,換言之徹底剝奪了地方作亂的大部分空間。古代叛亂,沒有軍事力量基本是扯淡,很多時候都是起義之後,地方的官方兵馬下場,才徹底讓一個國度亂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