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新法!

 “王安石洋洋灑灑萬言書,陳述利弊,直抒胸臆,有理有據,邏輯井然,本以為能一鳴驚人,得到皇帝賞識,開啟改革大業。 

 但很可惜,他遇到了冷暴力。 

 仁宗皇帝壓根就當作沒有看見,是微信上一個字也不回! 

 事實再一次證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誰寫的留言長篇大論,誰往往就是最大輸家…… 

 王安石就這樣鍥而不捨地一直上書,仁宗皇帝對他的態度也是十分一致。 

 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該給你升官就給你升官,但改革這事情嘛,免談! 

 王安石就這樣一直寫一直寫,到後來直接把即位時間和自己年紀差不多長的仁宗皇帝,給寫死了。 

 嘉佑八年,仁宗駕崩,英宗上位,但王安石因為給母親服喪,沒能和短暫的英宗朝有任何交集,然後英宗皇帝也意外駕崩,等到了神宗皇帝的即位。 

 終於,王安石苦苦等待的,屬於他的時代,到來了! 

 由於仁宗皇帝沒有兒子,英宗皇帝是以旁系身份登上大位,因此身為英宗的兒子,神宗皇帝並非那種在宮闈內長大的太子。 

 他見識過民間疾苦,也明白改革的必要性。 

 早在即位前,他就聽說過關於王安石的事蹟,決定召王安石回朝廷委以重任。 

 王安石此時在人在江寧,聽聞此事,有朋友前來勸他,說你受盡了身為舔狗的苦,難道忘記了渣男仁宗皇帝是怎麼對你不聞不問的嗎? 

 此時神宗皇帝看上你了,你也應該故作矜持一下,推託幾次不受,這樣才能達到欲擒故縱的效果,千萬不要用真誠這個必殺技傷了自己。 

 王安石聽罷,哈哈大笑,寫了一首《松間》回應好友: 

 偶向松間覓舊題,野人休誦北山移。 

 丈夫出處非無意,猿鶴從來不自知。 

 大丈夫出仕和隱居都不是沒有目的的,山中猿猴和野鶴不可能理解我的心情,我王安石是心懷天下之人,豈會做那扭扭捏捏的小兒之舉? 

 事實證明,真誠也能獲得熱情的回應,只要你選擇了對的人。 

 神宗皇帝聽到王安石回京,立刻跳過了所有的繁雜手續,直接召見王安石入內覲見,這就是所謂的‘越次入對’。 

 在這次面談中,王安石提出治國之道,首先要確定革新方法。 

 同時,他還勉勵宋神宗應該效法堯舜,簡明法制。 

 宋神宗對王安石的相關主張非常認同,要求其盡心輔佐,共同完成這一任務。 

 隨後,王安石作了一篇《本朝百年無事札子》,向宋神宗闡釋了宋初以來百餘年間太平無事的情況和原因,並指出當下所面臨的危機四伏的社會問題。 

 王安石此時激情滿滿,覺得‘大有為之時,正在今日’! 

 神宗皇帝也是個年輕性急的,看完《本朝百年無事札子》,立即就希望著手改革,督促王安石儘快拿出具體的行動方案。 

 有大公司老闆給管理層Ceo下達命令那味了。 

 王安石則對大老闆說,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不要急。 

 【願陛下以講學為事。講學既明,則施設之方不言而自喻。】 

 動手改革前,你得先把政治改革的理念給確定下來,所以學術研究是最重要的。 

 我先給你好好說道說道,把我的變法理念給你說清楚,說明白了,你深刻理解我的意思後,如果還贊同我的想法,那我再賣命去幹。 

 你別到時候因為觸及到了利益關係,一堆人跑來進獻讒言,你就牆頭草兩邊倒,到時候大家都白忙活! 

 事實證明,王安石對未來的見解是很深遠的,未慮勝先慮敗,表現出了對皇帝陛下堅定意志的充分不信任。 

 神宗皇帝覺得,好呀,有個性,我就喜歡你這樣的人才! 

 於是任命王安石為參知政事(副宰相),時年王安石四十九歲,上任第一件事情就是設立了‘制置三司條例司’,然後招進來一個名為蘇轍的年輕人…… 

 事實上,雖然蘇轍把王安石氣得夠嗆,但還真沒對王安石的改革造成實質性的影響。 

 因為這個新成立的機構,擁有財政審議權力,推行政策不受其他機構的管轄和掣肘,所以王安石擁有足夠的空間去自由施展自己的才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