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81章 佛商佛印

 “這樣不好麼?”李常笑反問道。 

 佛印面對這個答案,竟然無言以對。 

 是啊,如果承天寺真的可以接濟饑民,自然是多多益善。 

 …… 

 一日後。 

 佛印披著袈裟,開始接待南北而來的遊人,替他們介紹承天寺方圓十里的風物,順便再化一二的香油錢。 

 他不愧是身具靈根的天才,不過初步接管承天寺,很快就想到了一個化香油錢的辦法。 

 置辦善堂,替生人銘刻字跡於佛像上,寓意:“施主慈悲,我佛同在!” 

 既然承天寺能吸引來大量富得流油的文人公子,那麼滿足他們沽名釣譽的需要,自然也被納入了承天寺的考慮範圍。 

 從念頭升起,到善堂修築到供進佛像,從頭到尾只用了兩個月有餘。 

 佛印沒有花一個銅板,善堂的修建和佛像的塑造,皆是仰仗各路有緣人接濟。 

 李常笑對佛印的經商本事很是滿意,傳授了他相當一部分早已失傳的素齋烹製手法 

 完事之後,佛印親自設宴,用一場堪稱精妙的素齋飯款待慷慨解囊之人,吃得是賓盡主歡,意猶未盡,並且美其名曰“佛宴”! 

 這一眾有緣人裡面,其中不乏家世顯赫之人。 

 修水黃家。 

 大宋科舉中最為閃耀的雙井十龍,黃家裡面同樣有一個年輕人前來造訪。 

 此人名為黃魯直,乃是已故“青杜大士”黃庶之子。 

 黃魯直正到快要科舉的時候,本意是打算到承天寺拜佛求一分安慰,誰曾想這一趟竟然被山水之樂給吸引。 

 黃家世代經營,家資厚實,黃魯直生父又是黃家同輩中最有出息的一人,自然給黃魯直留下了一筆豐厚的家底。 

 正因如此,黃魯直的名字被刻在善堂的第一位,可供後人憑弔。 

 李常笑得知這人姓名以後,甚至還親自與他交談過,算是結了一段緣法。 

 今日是黃魯直,明日不知又會迎來何方雅士。 

 他忽然有了一種預感,未來的黃州,或許承天寺可以與“東坡”並駕齊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