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82章 晁家父子

 熙寧三年,二月。 

 距離王介甫主張的新法頒佈僅過一年。 

 隨著新法官員外放督命,大宋各州縣修築了大量的農田水利,總計修成水利工程兩千餘,開拓與灌溉農田三萬多頃。 

 再加之這年風調雨順,農收大產,無疑替王介甫等新法官員好生漲臉! 

 對於如此政績,哪怕與老臣派不對頭的宰相韓稚圭,同樣親筆手書表示讚賞。 

 熙寧帝隨即大手一揮,將增產糧食存備武庫,以待他日之用。 

 一時間,王介甫在朝野名聲大噪,汴京城中傳響“賢相”之名。 

 …… 

 杭州,西湖。 

 一艘遊船行覓湖上,蘇子瞻端坐於前,在他對面還有一對相貌酷似的父子。 

 年長的名叫晁君成,是慶曆年間的進士,奉旨知上虞,歷時五年轉任杭州新城令。 

 晁君成身旁坐著其子,晁無咎。 

 晁無咎今年不過十三,參加科舉少說還得五個年頭,平日跟隨其父學習經義,年紀輕輕即稱得上文采斐然。 

 最重要的是,晁無咎乃是蘇子瞻的追慕者! 

 準確地說,蘇子瞻二十出頭登頂千年一榜,諸如張橫渠,曾子固之類皆居其下。 

 隨著榜中人近年來聲名鵲起,蘇子瞻的地位也水漲船高,越來越成為大宋年輕一輩的表率。 

 若非當初奉命出使遼國,指不定還有機會奪得狀元之位! 

 晁無咎今日得見蘇子瞻本尊,心情激動可想而知! 

 蘇子瞻面對這晚輩的崇拜,一時也不知道要如何應對。 

 當是時,晁君成的身份就顯得尤其微妙,他以經義和文章為理,將晁無咎的困惑盡數說出,請求答覆。 

 蘇子瞻有了方向,當即給後輩分享了自己寫文章的心得。 

 充其量,不過是“博學”二字。 

 這與他打小被蘇明允悉心調教是分不開的,當初抄寫的一頁頁紙書,如今皆成了肚子裡的墨水,養得滿腹才學。 

 行舟側畔,白堤與湖景掠過。 

 如今才出了冬日,春意尚不明朗,澄澈的河水偶爾泛起幾分波瀾,卻難以見到游魚成群的模樣。 

 蘇子瞻見狀不由惋惜:“本想今日請汝父子觀西湖之景,奈何不逢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