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487章 準備搞無人機

 說回盛京這邊。 

 儘管在去年年末二人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後者在航空工業系統裡面就已經有了相當高的聲望。 

 “放心吧,我看得懂。” 

 這兩個型號都採用了相同的6級軸流+1級離心壓氣機,最大輸出功率按照不同壽命在294-331kw之間可調。 

 …… 

 火炬集團雖然規模很小,但說起來也是科學院直屬的二級國企,級別跟鎬京發動機集團、盛京飛機工業集團這些幾千上萬職工的龐然大物平起平坐。 

 而身為火炬集團的總經理,常浩南如果硬要論級別,甚至夠得上司廳局正職。 

 只不過因為實在太年輕,加上正在推進國企去行政化,所以算是低職高配,還沒正式升上去而已。 

 但手裡的職權可是半點不打折扣的。 

 更不用說作為渦扇10項目的總設計師,說他能直接調動半個航空工業系統的資源,都絲毫不誇張。 

 至於在科工委和科技委那邊能直接說上話的人脈關係,就更是嚇人了。 

 丁高恆和宋建在面對常浩南的時候,表現就像兩個普普通通的和藹小老頭,但不意味著他們在別人面前也是這樣。 

 大多數人根本不可能有直接跟他們對話的機會。 

 總之,諸多種身份疊加起來,其實已經讓常浩南的一言一行有了相當大的影響力。 

 尤其對於像是張振華這樣,航空工業系統的中層領導來說更是如此。 

 很多時候,常浩南無意中的一句話,甚至一個語氣,都能決定一個項目,或者一個人的前途命運。 

 所以,他也不得不開始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尤其是在這些下屬面前。 

 要說常浩南是不是喜歡這樣,那其實未必。 

 但不管他喜不喜歡,這就是實際情況。 

 而在得到了明確的肯定評價之後,張振華也總算放下心來。 

 於是又試探著問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任炳達雖然沒有明說,但話裡話外的意思還是希望常浩南能夠保證這樣一型發動機的前景。 

 把渦扇9的一部分資金挪作他用,雖然經過了集團領導的批准,在程序上並無問題,但如果真的讓這筆錢打了水漂,那麼作為首倡者的任炳達多少也會受到一些負面影響。 

 華夏這邊的基本邏輯是權責統一,這畢竟是一筆不小的外匯支出,不可能僅僅因為程序合規就徹底擇清責任。 

 “老張,這件事情,我之前就明確說過。” 

 常浩南的語氣稍微變得嚴肅起來: 

 “本次引進的型號,暫時沒辦法預設裝機對象,所以我不可能在這裡保證什麼。” 

 他這邊還有一盤大棋要下,自然不可能直接答應下來—— 

 前面之所以要通過西羅公司引進這麼個不太起眼的型號,就是要證明“航發先行”這一路線的可行性。 

 而如果在正式引進之前就大包大攬給了幾個型號,那就又走上了過去“型號牽引”的老路。 

 甚至反而還證明了型號牽引這個路子是對的。 

 那豈不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看到常浩南這樣一副篤定的樣子,張振華也沒敢在這件事情上繼續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