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458章 北峰城太皓分糧

 太皓城主眉宇間難掩焦慮,急切問道:“請問先生,是哪四個字能解我北峰燃眉之急?”

 松月先生淡然一笑,緩緩吐出:“開源、節流。”

 語畢,他似有意讓太皓城主深思,稍作停頓,而後語重心長地闡釋:“所謂‘開源’,乃是要在北峰城這片看似貧瘠的土地上,挖掘隱藏的寶藏。不論是深耕農田,喚醒沉睡的黃土;或是勘探礦脈,開採埋藏的財富;乃至拓寬商道,吸引八方商賈匯聚,將北峰變為貨物流通的樞紐,如此一來,財源自然如江河之水,滔滔不絕。”

 “而‘節流’,則是要精細管理,剔除無謂的浪費,每一滴汗水,每一枚銅錢,都需用在實處,讓每一分力氣,每一份資源,都能發揮最大的價值。這不僅僅是賬面上的計算,更是對人心的考驗,對城主智慧的衡量。”

 “再者,城主自身,便是最好的表率。以身作則,與民同甘共苦,共謀發展,如此上下一心,方能共渡難關,轉危為安。此四字,簡而不凡,其中蘊含的智慧與實踐,非一日之功可得,需城主細細體味,方能領悟其真諦。”

 太皓心中雖已明瞭開源節流之重要,但仍憂心忡忡,深知眼前之急,乃是百姓嗷嗷待哺,急需解決眼前的糧食短缺問題。他再次躬身請教:“松月先生,開源節流乃長久之計,誠然可行,但北峰城當前最為迫切的,是如何度過眼前的饑荒難關。先生可有速效之策,助我解燃眉之急?”

 松月先生沉吟片刻,彷彿在腦海中迅速權衡著各種方案,然後緩緩開口:“太皓城主所慮,確是當前急務。速解燃眉,可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尋求鄰近友好城邦的緊急援助,以借貸或互換資源的方式,先解百姓飢餓;二是利用鐵川城的富饒,借其市場,將北峰城可能擁有的特色產品或服務,迅速變現為糧食。此外,城中可組織勞力,開展臨時性勞動項目,如修復水利、整飭道路,以此發放工錢或食物,既解決了燃眉之急,又為將來的發展打下基礎。”

 “至於具體實施,太皓城主可考慮與鐵川城達成一項短期協議,鐵川城以糧食援助北峰,北峰則承諾以未來某項資源或服務作為回報。同時,利用此機會,加強兩城間的貿易與合作關係,為將來北峰城的復甦奠定堅實的外部環境。”

 秦言在一旁,面露難色,插話道:“松月先生,您或未詳察,鐵川城之糧倉,亦是捉襟見肘,難以為繼,非是不願援手,實是有心無力。”

 松月先生淡然一笑,透露出深不可測的智慧:“非借也,乃易物之策。北峰與鐵川,各有所需,各有所長,交換之間,兩利而無害。”

 太皓城主面露困惑,眉宇間鎖著一絲憂慮:“交換之物何在?北峰城貧瘠之地,何以得鐵川所需?”

 松月先生雖然雙目失明,但卻顯得目光深遠,彷彿穿透了時間的迷霧:“勿憂,太皓城主。北峰城即將迎來一筆意外之財,那便是漫山遍野的羊毛。此物之豐,足以溫暖兩城,鐵川之冬寒,自可無憂。”

 秦言聽罷,眼中閃過一絲好奇,笑道:“先生總是這般,言辭間藏機鋒,讓人好生好奇。”

 松月先生笑容中帶有幾分神秘,緩緩道:“非是老朽故弄玄虛,此寶物確為羊毛。羊毛織就的衣物,能抵禦嚴冬之寒,鐵川城若得此物,冬日之苦,自當減輕許多。”

 太皓城主目光一亮,難掩欣喜:“先生此言當真?只是這羊毛從何而來,又如何得知其將至?”

 松月先生微微閉目,手指輕輕掐算,似是窺探著未來的線索,而後緩緩睜開眼,語氣中滿是肯定:“不出十日,成千上萬只綿羊便會到達北峰城。”

 秦言聞言,眼中閃過一抹毅然決然,彷彿已下定了某種決心,他沉聲道:“若先生所言不虛,秦言願即刻啟封城中糧倉,調撥部分糧食,以最快之速送往北峰城,解燃眉之急。百姓安危,兩城情誼,重於泰山。”

 松月先生輕捋長鬚,笑容中帶著幾分超脫與肯定:“秦言城主大義凜然,實乃仁者之風。放心行之,天道酬善,一切自會有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