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458章 北峰城太皓分糧

 太皓城主心中湧動著難以言喻的感激,他深施一禮,言辭懇切,彷彿將滿腔的謝意凝聚於這深深一拜之中:“太皓代表北峰城萬千百姓,感激不盡。秦言城主與松月先生的慷慨與智慧,如同甘霖降於旱地,必將銘記於心,來日報答。此番相助,不僅是解救一時之急,更是為兩城結下了不解之緣。”

 當日,秋陽高懸,金輝灑滿大地,一支浩蕩的車隊自鐵川城緩緩駛出,車上滿載的不僅是稻穀與小麥,更是秦言城主深重的情誼與承諾。每一輛糧車都覆蓋著象徵吉祥的紅色布幔,彷彿移動的希望之舟,穿越山川,向著北峰城進發。

 太皓城主與符勇參軍並肩而立,目送車隊啟程,心中湧動的不僅僅是欣喜,更有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太皓城主眼中閃爍著堅毅的光芒,輕聲對符勇言道:“此番鐵川城之援,猶如雪中送炭,解救北峰於水火之中。我輩武人,當銘記此恩,日後必有厚報。”

 符勇亦是感慨萬千,望著那漸行漸遠的車隊,心中暗誓:“此情此景,必將載入北峰史冊,讓後人知曉,在北峰城最為艱難之際,是鐵川城伸出援手,結下了患難與共的深厚情誼。”

 車隊行進間,沿途百姓聞訊紛紛駐足,面露喜色,議論紛紛,彷彿黑暗中初見曙光,那不僅是糧食的保障,更是對未來的信心與希望。風帶著秋日的涼爽,也似乎夾雜著溫暖的信息,預告著北峰城將迎來一次重生。

 太皓與符勇隨行其後,一路上,他們規劃著如何將這些糧食公平有效地分配給最需要的百姓,如何在鐵川城的幫助下,讓北峰城逐步走出困境,重現往日的繁榮。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糧食輸送,更是一次心與心的交融,兩城攜手,共繪江湖新篇章。

 重返北峰城闕之時,太皓城主宛如巍峨山嶽,以他那博大的胸襟與無畏的擔當,主持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分糧盛典。在他的堅定支持與精密部署下,那些承載著鐵川深情的糧車,如同蜿蜒的龍脈,緩緩穿行於北峰城的街巷之間。

 城中百姓聞訊,皆是喜上眉梢,家家戶戶門前燈籠高掛,彷彿迎接久違的吉慶。孩童們歡笑聲中夾雜著鞭炮的噼啪響,老少婦孺,無論貴賤,皆匯聚於城中央的廣場所設的分糧臺前,秩序井然,滿懷感激。

 太皓親臨現場,他英姿勃發,聲音如鍾,穿透人群:“諸位鄉親,今日之糧,非止飽腹之物,乃是鐵川與我北峰患難與共之情,是未來並肩作戰、共築輝煌的基石。”言畢,他親手揭開糧袋,金黃的糧食傾瀉而出,猶如甘霖灑落乾涸之地,喚醒了城中每一個人心中的希望與力量。

 不僅如此,城中的官員與士兵,這些守護北峰安寧的鐵壁銅牆,同樣分享到了這份珍貴的援助。他們在訓練場集合,整齊的隊列映襯著堅毅的臉龐,每一份糧食的接收,都是對他們忠誠與犧牲的肯定,激勵著他們繼續守護這片土地,守護每一個家庭的安寧與夢想。

 這一日,北峰城內,沒有貧富貴賤之分,只有同舟共濟的溫情流淌。太皓城主與百姓、士兵共同鑄就了一段佳話,書寫在北峰城的歷史長卷之上,成為了後人口耳相傳的英雄篇章。在未來的歲月裡,每當北風再起,這段往事便會如同爐火邊的暖酒,溫暖人心,激勵著北峰兒女不斷前行,共創輝煌。

 分糧之時,在這一片喧囂與喜悅中,一位身著孝衣的少年,孤零零地站在一旁,其眼中藏著難以言說的哀傷,與周圍洋溢的歡快格格不入,猶如冬日裡最後一片孤獨的雪花。

 太皓目光一凝,心中頓時泛起一陣漣漪,那熟悉的面孔,正是他曾於逆境中偶遇的善良婦人家的孩子——七郎。回憶如潮水般湧來,那夜的避風港,那碗熱湯的溫暖,彷彿就在昨天。而今,七郎一身孝服,不言而喻,家中必是遭遇了不幸。

 太皓輕步走向七郎,聲音柔和而充滿關懷:“七郎,許久不見,別來無恙?家中發生了什麼事,需要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