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愛小魚 作品

第二十章產業鏈提案

 周大功的話得到了其他幹部的認可,現場同志都紛紛附和。

 其中村監委會的劉平安主任也同意道:“周組長說的不錯,三年前涼水鄉的村民就提過這個訴求,涼水鄉位置偏僻,欠缺一條通往縣城的公路,如果路修好了,便於將橘子運出鄉鎮,無論是從現階段考慮,還是為未來著想,修路都是有利的決定。”

 趙扶光不卑不亢道:“劉主任提到把橘子運出涼水鄉,可這不過是運輸的問題,把橘子運走之後,要怎麼處理掉呢?”

 “運到縣城賣掉啊!”

 這話是周大功說的。

 趙扶光索性盯著他反問:“那麼,周組長,你有試過把橘子運到縣城賣過嗎?”

 “這……”

 周大功啞然無語,顯然他沒有試過。

 “其他幹部有沒有試過?”

 面對趙扶光的集體問話,一眾幹部目目相覷,並沒有回答。

 半晌,周大功舉了個例子:“沒試過不代表不可以,而且其他鄉鎮也有成功的例子,比如沙溪鄉,安江鄉,荔山鄉等等都有直通縣城的公路,也正因此,他們的生產總值都是位列全縣前茅,可以看出這就是交通便利的功勞。”

 “周組長分析的對,但這種例子並不適用於涼水鄉。”

 趙扶光提出異議。

 “相較於其他鄉鎮,涼水鄉要更偏僻,離縣城的路也更長。”

 “如果單靠一條通往縣城的路就能賣光滯銷的橘子,那麼涼水鄉為什麼不能把橘子賣給其他的鄉鎮?”

 “我看過涼水鄉的道路規劃地圖,跟另外四五個鄉鎮都有相連的道路,這些鄉際道路已經存在好幾年了,交通運輸方面是達標了,但當地橘子為什麼還是不能在其他鄉鎮形成長期有效的市場?”

 村幹部目目相覷。

 “有關這個問題,我們此前有討論過。”說話的是村委農牧產助理楊谷,只見他喝了口茶,慢條斯理道,“主要差距還是市場大小,我聽說附近鄉鎮的村民有過在縣城擺攤的經驗,光一天的收入,就高達縣城當地的基本工資,反觀我們涼水鄉,哪怕跟其他鄉鎮買賣,也很難達到這個工資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