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風不盡 作品

第 71 章 靖難之役2(修)


【有關徐王妃率領北平城婦女親登城牆督戰一事,在史書上僅得一句記載:“激勸將校士民妻,皆授甲登陴拒守,城卒以全。”但我們可以從整個北平保衛戰的激戰情況,去還原與設想當時的徐王妃有絕不輸於男兒的謀略、膽識與智慧。

但在講這場戰役時,我們要先來了解一下,徐王妃本人。

即便因飽讀詩書、過目不忘,徐王妃自幼享有“女諸生”的美譽,但史書卻仍舊沒能記載她的名字,只留下“徐氏”二字。

但沒關係,我們便暫且稱呼她為徐大姑娘吧。】

明洪武年間。

前殿,朱元璋領著眾武將、皇子在看仙蹟,深宮後苑之中,馬皇后與羞得滿臉通紅強裝鎮定的徐氏,也在一起觀覽。

殿中不僅有其二人在,還有進宮探望的慶陽公主與能望見仙蹟的臨安公主等人,幾人聽到此處,都望著徐氏掩嘴而笑。

慶陽公主其實有點不大明白自己為何能看見仙蹟,她是朱元璋的侄女,並非親女,其他公主能見到不稀奇,自己一個嫁人八年的堂侄女能看見便是獨一份的了。

或許是沾了皇爺厚愛宗室的光吧。

她並不知道,她不是沾了朱元璋的光,而是沾了建文帝的光——靖難之役中還即將出現她的身影。

臨安公主乃朱元璋的長女,早已知曉父母要將徐氏定給老四,甚至為此不惜將她早早便選入宮闈中親自教養,她與徐氏亦是朝夕相處的情分,不由微微笑道:“老四平日裡雖淘氣,但卻是心腸最好,最疼愛我們姊妹的兄弟。”

慶陽公主也望著臨安公主揶揄道:“可不是,上回他跟皇爺一塊兒出門打獵,特意留下話來,要給你這個長姐獵一塊頂好的白狐皮回來,給你明年出嫁用呢!”

臨安公主也已定了親,明年便要下嫁李善長長子李祺,這下好了,羞紅了臉的,反倒成了她,她立刻氣道:“堂姐!”

慶陽公主捂嘴笑:“好好好,我不說了。”

馬皇后看著她們姊妹幾個玩笑,也不阻止,她眼眸裡滿是笑意,畢竟女兒家能夠如此無拘無束的時候,也就閨閣裡這幾年了。她想著,低頭輕輕拍了拍離她最近的徐氏的手。

今年,朱元璋雖與徐達透露了想要結親的想法,但婚事終究還沒定下,但仙蹟卻已將她的終身大事與日後會誕下三個兒子都說了出來,怎能不叫徐氏面上發燙?

還有便是……她無不憂慮地對馬皇后道:“娘娘,日後燕王也是無奈之舉,還望娘娘與陛下-體恤如今的燕王,還有徐家也……”

“放心吧,陛下不是不明辨是非的人,況且夫唱婦隨,你已經做得夠好了。”馬皇后慈愛地打斷了她,輕輕拍了拍她的手,“安心吧,我不會看錯人。”

就好似應和馬皇后這句話一般,視頻中也說道:

【在正式成婚之前,徐大姑娘便已被選入宮中,“日侍馬皇后左右”,並且深受馬皇后喜愛,能夠“列諸婦之後”、“獨被寵眷”。因此朱棣與徐大姑娘並非盲婚啞嫁,而是青梅竹馬,兩人的感情基礎與信任或許也源於此。

洪武九年,徐大姑娘被冊封為燕王妃,洪武十三年隨朱棣就藩北平,燕王府上下從此都由她一人打理,將燕王府打理得井井有條,也讓朱棣日後在立後冊文中回憶起這一段,情真意切地說:“內助藩國二十餘年”,徐王妃的辛苦與功勞,朱棣都看在眼裡。】

徐氏聽到此,也不免心頭怦然而跳。

她想起了那個會悄悄趁著清晨

(<a href=".co.co)(com),
在她居所窗沿上悄悄放一支折枝的少年朱棣,也想起了許多個在一重重宮闈中,每一個偶然得見的黃昏,以及少年有些靦腆的笑容。</p>
                          

【兩人在北平二十多年,感情深厚,我們也都知道,明成祖朱棣與生了二十多個兒子的父親朱元璋不同,他一輩子攏共只有九名子女,而前七人皆為徐王妃所出,在徐王妃身體沒有出問題之前,朱棣從未與其他人誕育子女。

很快,時間就來到了北平保衛戰之際。】

馬皇后聽到此,面色微微一變,她望向還有些懵懂的徐氏,心疼地撫了撫她的發:“孩子,哪怕是賢惠盡心侍奉丈夫,也要記得顧好自己的身子骨,生孩子是女人的鬼門關,雖說多子多福,但還未坐穩月子、身子全然恢復之前便接著往下生,卻是傷身至極的事情。如今說給你聽,你不要羞,這話不會傳出去,只是我的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