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之約

【爺爺你來講佤族的故事吧。】

上了回咸陽的網約車, 林菱剛好接了個電話,是前同事打來的,說是阿程的父母又來鬧事了, 單位領導報警把人帶走了, 她不想讓爺爺知道,忍著氣坐在副駕駛小聲地打電話。

林爺爺見孫女在忙,就接過了直播手機。

【佤族的“佤”, 在佤語裡, 意思是“住在大山裡的人”。佤族這個民族非常古老,在《山海經》中被稱為僬僥。在先秦的文獻中也有記載,而他們與諸葛丞相的千年之約, 要從公元225年,諸葛亮南征說起。】

網約車晃晃悠悠駛上了公路。

平坦寬直的公路兩旁綠蔭濃郁,但隨著林爺爺緩緩平和的聲音, 各朝古人彷彿都跟著他回到了三國。

【因南方四郡反叛,諸葛亮率三路大軍南下,五月渡瀘,十二月班師回朝, 僅用了五個月的時間便盡收西南各族民心,史稱“諸葛亮南征”。

當時西南的少數民族大多采用敘述詩的方式來記載自己民族的歷史, 比如在傈僳族的民族起源傳說中,為了慶祝南征的勝利,諸葛亮安排泥匠製作了泥人擺放在陣前放哨,經過風吹日曬,這些泥人有了生命, 會說話會走動, 於是諸葛亮封他們為“泥塑一族”, 他們驍勇善戰,與蜀漢兵卒兄弟相稱,後來諸葛亮要回巴蜀了,泥塑一族主動情願,留下戍守邊疆。

還有彝族也傳說是諸葛亮幫助他們打敗了大鬼主,聽說彝族百姓吃不上飯,派士兵運稻穀給他們,途徑森林時遇到瘴氣,蜀軍死傷慘重,於是彝族村寨的老百姓便點燃火把,與諸葛亮一起去接蜀軍,火把也驅散了瘴氣和毒蛇猛獸,也為彝族人民帶來了溫飽。這就是每年六月二十四年,彝族火把節的由來之一。

傣族的潑水節也和諸葛亮有關,諸葛亮南征到了傣族居住地,幫傣族人民除貪官建家園,還教他們要住高房子、常沐浴,後來傣族人民就將諸葛亮的叮囑發展成了潑水節,而每年潑水節晚上,還會在瀾滄江畔燃起孔明燈紀念諸葛亮。

布依族有“孔明潭”和“孟獲坉”,白族每年在諸葛亮病逝的那天,都會舉辦祭祀活動。

我們無法得知千年之前的“諸葛亮”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只能從歷史故紙堆中去拼湊他、懷念他。但諸葛亮作為去西南平叛的將領,對當時的人而言,他其實是敵人,但卻有這麼多民族的百姓都不願忘卻他,便能知曉諸葛先生在這次南征中是何等胸懷、何等厚德之人了。

佤族也是如此,但他們的故事更加驚心動魄。】

三國,蜀漢。

夜深了,外頭漸漸下了綿綿細雨,雨霧朦朧之中,諸葛亮點亮了一盞孤燈,聽著簷下點滴之聲,還有風拂過竹葉的沙沙聲,再聽著仙蹟的訴說,不由感慨萬分:“亮何德何能啊……”

仙蹟說的,便是他此時此刻做的,今年年初便傳來了蜀臣朱褒、雍闓、高定等叛變的消息,還有南中豪強孟獲參與其中,若不盡快平叛,他們將會割據蜀漢三個郡。

他先前親率大軍南下,便是為平定南中,方能穩定蜀漢後方。

除此之外,夷人勇猛敏捷、剛毅鬥狠,諸葛亮看到了各部族人民作戰悍不畏死,還想移南中萬家勁卒、青羌之人到蜀地,將他們分成為五部,號為“無當飛軍”,作為蜀漢的一支精兵!

隨後他便低頭嘆息,竟有些無法面對後人的褒獎——他招撫西南、以歸心和夷之策籠絡南人、任用當地人為官、扶助當地農桑,也是懷抱著壯大蜀漢的自私念頭,卻叫夷人唸了他千餘年。

真是……慚愧啊!

【在佤族的民族傳說中,諸葛亮平定南中之後,不留蜀兵,也不運走南中的糧食,反而將中原先進的牛耕技術帶給佤族人,教他們種植水稻、建造房屋、教會他們很多織布的技術、給他們帶來茶種,結束了他們刀耕火種、狩獵為生的原始部落狀態,因此佤族人將諸葛亮稱為“阿公阿祖”,敬奉他為神。

從此他們都自稱自己是“阿公子孫”,是孔明的後裔。

佤族的傳說裡,還記載著諸葛亮離開前,與佤族人立下盟約,請他們世代鎮守邊疆,永不復叛漢室。而諸葛亮也答應佤族人,佤族王位世襲,若有人侵擾佤族部落,蜀漢必出兵支援。

佤族是非常守信、重信的民族,當地有諺語叫:“一條盟誓比十座金山還重。”、“沒有文字,我們記得住祖先走過的路;沒有書本,我們說得出祖先說過的理。”

因此他們世世代代都沒有忘卻對諸葛亮的承諾,從此以後長達一千七百多年的時間裡,中原的朝代都不知道換了多少個,但佤族卻始終效忠中原王朝,卻沒有發生過一次叛亂。

就這樣,千年的時光倏忽而過,時間來到了18-90年的晚清,瑛國人發現了佤族居住的班洪地區居然富集豐富的銀礦,他們為了侵佔礦產,威逼利誘佤族頭人,逼迫他們承認自己的屬地屬於緬店,是英屬殖民地,但佤族頭人寧死不肯承認,他們說:“我們是孔明的後裔,是中國的臣民。”他們在千年前答應過諸葛亮,永世不會復叛漢室,因此立下誓言,誓死抗英,寫下了讓人淚流不止的《佧佤十七王敬告祖國同胞書》。】

諸葛亮猝然站了起來,拳頭緊緊攥起。

當年為了鎮壓各地起義,匈奴割據了河北山西,結果被袁紹打得抱頭鼠竄,曹賊滅了袁紹後,又打得匈奴跪下向曹賊以表忠心,甚至匈奴騎兵都被曹賊扣留。

蜀漢與東吳也將東夷、南蠻收拾得服服帖帖,魏蜀吳雖打得難解難分,卻從未懼怕過外族。

如今那什麼英,居然如此猖狂!

若非它那祖宗離得遠,否則非得興兵揍他們一頓不可。

清朝,康熙都有些麻木了,因聽到晚清種種懦弱腐朽之舉,憤怒的次數太多,如今反倒燒成了他心中的一片灰燼。

每次提到晚清,大清都將遭人唾罵。

那些不肖子孫,究竟還做了何等天怒人怨之事?賣了祖宗、不顧百姓、容外族肆踐踏國土,已是十惡不赦!

可康熙卻擔憂,他們還有罪行,只是仙蹟未曾提及。

“還有這瑛,怕不是那英格蘭?可朕記得西洋傳教士說,那是個小島國啊……”怎麼後世竟有如此大能耐!

【一千七百多年前,諸葛亮與佤族頭人歃血為盟之時,或許也沒想到,一千七百過年之後,這份約定竟還在履約。

當年諸葛亮稱讚西南夷人勇毅之時,建立驍勇善戰的“無當飛軍”時,或許也沒想到他們的熱血千年過去仍舊如此滾燙。

一千多人的英軍大搖大擺地入侵了阿佤山,不顧佤族人的反對在銀礦所在的班洪地區強行採掘,同時脅迫佤族人民,要用槍炮脅迫佤族人民投降,他們想複製當年屠-殺印第安人強佔美洲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