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827章 人心亂果有甜意4

 第827章 人心亂果有甜意4

 在曹承嗣淒厲的聲音中,慕容垂親手了結了曹承嗣。

 他手下的士卒本來準備替他動手,但慕容垂朗聲笑道:“本王聽兄長講過武王伐紂的故事,在牧誓中有‘今予發,惟恭行天之罰’的字句。

 多麼美好啊——‘今日我姬發,惟有恭敬的執行上天的懲罰’。

 本王舉著洛神的大旗走進魏國皇宮,現在唯有親手斬殺魏帝,才是無上榮光,可有太史在?

 當於青史上記下‘今予垂,惟恭行洛神之罰’,以昭後世。”

 親手殺死一個臭不可聞的皇帝,這對慕容垂來說,將是能夠名留青史的輝煌之事,他當然不能錯過。

 太史?

 “大王,太史已經被曹承嗣殺死。”

 慕容垂一愣,欲言又止,殺太史?

 他低頭望著橫陳在殿中的曹承嗣,倒吸一口涼氣,過了許久才說道:“那便請諸位將此事記下,日後再交給新的太史。”

 於是眾人不再勸,慕容垂親手將曹承嗣殺死,結束了曹承嗣可笑的一生。

 ……

 在曹承嗣死後,無論上位的是誰,他必然會背上一個惡諡,這已經不值得討論,宗廟也進不去,按照慣例,他這種君主都是要曝屍荒野的。

 當然,曹氏宗廟已經傾覆,沒人會將他葬入帝陵。

 現在最關鍵的問題是,慕容垂的身份問題,以及關中該要如何去處置。

 現在的關中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爛攤子,曹承嗣所造成的問題還在不斷傷害著關中的政治環境,他的暴死還會導致正處於河西四郡前線的魏國大軍無所適從,以及關中各地大大小小的叛亂。

 關中由誰來統治是個嚴肅的問題。

 慕容垂親手殺死曹承嗣,證明了他有動刀子的決心,他不僅僅敢殺一個所謂的皇帝,還敢殺更多的人。

 在如今的關中,主要的勢力有這麼幾方。

 其一慕容垂所率領的數千騎兵,這個數字在全面國戰時,自然是不夠看,但實際上,在混亂的局面中,這數千人,已經足夠縱橫天下。

 其二是關中大族,這些人深耕在底層,在過去的歲月中,不能在政治上施展抱負,但在地方盤踞很深,是魏國政治的最底層,再往下那就不是朝廷所能夠接觸到的。

 其三是皇族,不僅僅是曹氏宗族,還包括宦官、外戚、勳貴等和皇族有姻親故舊的人群,皇帝被慕容垂突襲殺死,但這些依附於皇帝的勢力卻還沒有解決,其中勢力最大的就是在前線的軍隊。

 這些勢力中,關中大族普遍對魏國的統治是懷有不滿的,是慕容垂可以拉攏的,但曹氏皇族,這才是最關鍵的,要怎麼處置這些人就非常考驗慕容垂的手腕。

 慕容垂略做沉思後,立刻說道:“魏國在前線還有三萬大軍,不容小覷,傳我軍令,先控制長安中的曹氏宗親,而後前往招降,如果願意投降的話,本王會上秉陛下,給他們加官授爵。

 若是不願意投降,本王將親自率軍擊破他們,再誅殺他們的三族。

 另外,儘快將那些出征在外的士卒家屬全部找到,讓他們給前線寫信,早日一家團聚,才是正理。”

 嘶。

 慕容垂這辦法可真是殺人誅心,軍心動搖之下,還能有什麼戰力,但有不懂軍事的人問道:“大王,恐怕那些曹氏的宗親不會同意投降啊。”

 當然不會投降,手中握著大軍,怎麼可能這麼輕易的就投降將自己的國家拱手讓出,那豈不是對不起列祖列宗,曹操的子孫還不至於那麼沒有骨氣。

 “軍人,要有骨氣!”

 這是曹氏大軍統帥曹建成的回應。

 ……

 河東。

 慕容垂沒有想過隱瞞,他是燕國的王,當然和燕國乃是一體,他在關中做下的大事,很快就傳到了河東,那些河東諸侯知曉之後,瞠目結舌。

 翻來覆去的看著手中的來信,揉揉自己的眼睛確認自己沒有看錯。

 “這,慕容垂……”

 “怎敢直呼大王名諱?”

 “是,遼東王殿下不是鎮守河東一縣?”

 下半句沒有說出來,怎麼突然就到了關中?

 他們甚至不知道慕容垂是什麼時候離開的河東,結果突然就聽到慕容垂已經控制了關中,甚至殺死了魏國的皇帝。

 這是什麼戰績啊?

 河東諸侯的第一反應就是將這個消息壓下來,這要是傳回薊城還得了?

 太后和皇帝要是聽到慕容垂立下這樣的大功,皇帝或許還會欣喜一番,但太后大概要氣死,他們這些太后派來的人,一個個都吃不了兜著走。

 但又一想,這消息根本就不可能壓得住!

 慕容垂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將領,他是燕國皇室大王之一,他的兄長是慕容恪啊,誰也不可能瞞得住。

 “上報太后和陛下吧。”

 幾人無可奈何的說道,只能將這條消息交由信使送往薊城,幾人都有些惴惴不安,各懷心思,有人望著薊城,有人卻望向了關中。

 ……

 在慕容垂攻克長安的時候,他就已經嚮慕容恪快馬加鞭的送去了信件,所以在河東信使出發時,慕容恪已經先收到了慕容垂的來信。

 在將慕容垂的信件讀罷後,即便是慕容恪也有些震撼於慕容垂敏銳的眼光和軍事才能。

 慕容垂攻破長安說來簡單,但在進入關中這種人生地不熟的陌生之地之後,能抓住那一閃而逝的長安防禦空窗期,果斷髮動奇襲這不是一般將領有勇氣的。

 而且能在燕國騎兵狂奔之後,不作停歇的進攻長安並且擊敗長安守軍,這種兵貴神速的打法,極其優秀,要知道慕容垂還沒有二十歲!

 慕容恪讀罷這封信就知道這是他們兄弟二人的好機會,或者說這是慕容垂的好機會,在河東的時候,他給慕容垂請封,就是為了關中,現在慕容垂直接將前置條件。

 那接下來就是他在薊城看能為慕容垂爭取到什麼了。

 他沉思良久後,寫了一封信交給慕容垂。

 ……

 慕容垂在攻破長安後,所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處理關中的問題,他帶來的都是武將和士卒,在這個時候,有兩個人來到了他的身邊給他出主意,一個叫楊成,一個叫王猛。

 楊成出身算是關中望族,弘農楊氏,在後漢末年的時候開始崛起,在魏國中一直都不溫不火,不過正因為不太興盛,所以沒太遭到曹氏的打壓。

 在慕容垂進入關中的過程中,他是主謀者之一,他和大多數只想找一個保鏢的士族不一樣,他的目標是輔佐慕容垂,最終成就大業。

 王猛就更簡單,他本來是青州人,但燕漢間常有戰爭,燕國騎兵雖然攻不下城池,但卻能縱橫馳騁,南方往徐州同樣是戰亂,於是王猛就跟著家人顛沛流離,往比較安定的幷州走。

 王猛出身貧寒,所以經常接一下有工錢的活計,沒想到慕容恪給慕容垂安排人時,將王猛安排到了慕容垂手下。

 在慕容垂衝進長安後,一時陷入政治迷茫中時,王猛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