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817章 慕容恪和慕容垂

 如果漢國對我大燕有不軌之舉,那就教訓它一番,等到它明白大燕不可戰勝,就讓它去進攻梁國,削弱二國,僅此而已。

 用冀州之南這條繩子來控制漢國,你們要記住這一點,七弟,你要記著。”

 慕容恪這一番話讓眾人恍然大悟,慕容垂連忙點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慕容恪接著說道:“既然暫時不和漢國開戰,也不準備進攻中原,那就不必在中原建立都城。

 我的計劃是先攻克河東,徹底將昔年晉國的土地收攏在手中,然後遷都晉陽,在河東將魏國的軍隊打空,然後直接進攻關中,奪取三秦之地,擁有了八百里秦川,再加上晉燕舊地,這天下還有能夠阻擋我大燕的人嗎?

 到了那個時候,進攻冀州,將漢國趕到黃河以北,甚至渡過黃河將漢國趕盡殺絕,再和梁國會獵於河洛之地,戰而勝之,天下便可大定,以北打南,勝勢在我。

 遷都晉陽是第一次遷都,卻不是最後一次,長安乃至於洛陽,都會是我大燕日後的都城,這要看我大燕能走到哪一步,你們可知道了嗎?”

 慕容垂僅僅是聽著,就感覺頗為震撼,滿是崇拜的望著慕容恪。

 自古以來,能夠為一個大勢力做頂層規劃的人,是最傑出的人才,能夠看到大勢的人,是最強的謀主,而慕容恪就是這樣的人。

 他不僅僅是個戰神。

 慕容垂重重點頭道:“兄長,河東之戰帶著弟弟去吧,我要繼續學習兵法,日後為我大燕衝鋒陷陣,率領著大燕鐵騎打了太陽下的所有疆域。”

 聽完了慕容恪先前的話,幾人自然都知道慕容恪是要繼續發動河東之戰,擊垮魏國。

 慕容恪緩緩說道:“河東之戰前前後後打了三次,其實在第二次的時候,我就能將河東全部攻下來,但是最後我卻撤軍,又打了第三次河東之戰,你們知道為什麼嗎?”

 幾人搖搖頭,唯有慕容垂眼中發亮,朗聲道:“兄長,我知道,您是為了將魏國士卒儘可能的殺傷在河東,因為河東距離我大燕的土地更近,糧草更加容易運輸,在河東作戰相當於本土作戰。”

 慕容恪萬萬沒想到竟然是個十三四歲的少年懂自己,而這些跟隨自己這麼多年的老將卻沒有反應過來。

 他望著慕容垂愈發的滿意道:“七弟,你真是個天才,以後的大燕或許就要靠你來支撐了。

 沒錯。

 我就是為了在河東儘可能的消耗魏國的實力,與其攻下河東後,在關中勞師遠征,冒著被斷糧的風險在關中作戰,還不如就在河東大戰。

 魏國實力強大,他們是不害怕我燕國的,這三次河東之戰,魏國一直在和我大燕野戰,第二次河東之戰,我認為魏國的實力削弱的還不夠嚴重,魏國最精銳的禁衛以及虎豹騎,並沒有受到重創,所以我撤軍等待第三次大戰。

 第三次大戰,魏國禁軍死傷慘重,實力已經削弱了很多,現在我決定發動第四次河東之戰,這一次魏國應當不會再和我軍野戰,他們已經沒有這個資格了。

 但即便是攻城戰,也正在我們的目的中,依舊能夠將魏國最後的精銳消耗在河東,這一戰奪下河東,逼迫長安,迫使魏國西遷。”

 幾人都知道,魏國是不會和燕國再打野戰的,肯定是據城而守,但即便是據城而守,對魏國來說守哪座城都一樣,但對燕國來說不一樣。

 進攻河東對燕國的損耗相當的小,進攻關中損耗則相當的大,慕容恪的目標是儘量用小的代價,來對魏國造成大的損失。

 “魏國中現在政治變亂,對我大燕來說也是一種重大的利好,真可謂是天賜良機,唯一所憂慮的就是梁國可能會乘此機會進攻蜀地,若僅僅是進攻蜀地倒也還好,就擔心他們直接進攻河洛。

 若是讓梁國奪取了河洛,那我燕國就要提前和梁國接壤,那就不可避免的要敵對了,我擔心影響冀州戰事。 不過這世上沒有十全十美之事,魏國在河洛還是有龐大實力的,梁國不一定能夠得手,我大燕先拿下河東再說。

 現在還有一件事情讓我比較憂慮,那就是魏國宗親弒君之事。”

 慕容垂一驚問道:“兄長,已經確定是宗親弒君了嗎?”

 慕容恪搖搖頭道:“自然沒有確切的消息,但八九不離十,魏國一直在極力的否認,那肯定就是真相。

 這件事傳到了皇帝和太后的耳朵裡,現在我大燕也是大封宗親,這對我大燕不是好事,現在太后就準備大力啟用外戚和那些士族,這明顯是受到了魏國之事的影響。”

 這世上沒有孤立的系統和個人,任何人的舉動都有可能會對千百里外的人和事產生影響。

 人對命運和大勢的影響是因為身份的不同而不同的。

 皇帝明顯就是這其中最大的一個。

 曹髦的死,無論願不願意,他都會最大限度的去影響其他國家,梁國蕭衍有洛顯之在,都有些擔憂宗親權勢過於大了,燕國中就更不用說,同樣開始防備宗親,這些人恐怕都要恨死曹承嗣和曹林了。

 但事情已經發生,只能解決,問題就是現在慕容恪都沒有找到什麼好的解決方法,他在燕國中的地位本就非常的曖昧,他是宗親,但又不是宗親。

 所有人都知道他不是慕容承光的兒子,但他本就姓慕容,又被慕容承光和先帝從小養大,又有慕容恪這個弟弟,所以才能夠被封王爵。

 慕容氏宗親是把他當作自己人的,但他自己心裡給自己划著線,那就是做洛文王那樣的臣子,一輩子鞠躬盡瘁就可以了,他沒有任何的非分之想。

 在這件事上,他實在是不好說話,否則就會被人攻訐,他雖然大權獨攬,但在燕國中,還是有相當多反對派的。

 慕容垂能感覺到慕容恪眼角餘光一直望著自己,有些奇怪。

 等到關於河東戰事聊完之後,慕容恪便下了逐客令道:“時候不早了,諸位還請回府,待合適的時間,我會進宮讓你們見皇帝和太后,然後帶兵去河東,七弟留下,你嫂子給你做了一些家用的東西,中午吃完飯後,你都帶回王府。”

 幾人告辭,慕容垂正要問,卻見到慕容恪沉著臉道:“七弟,你知道抑制宗親這件事,很大一部分就是衝著你來的嗎?”

 “啊?”

 慕容垂整個人都傻眼了,這關他什麼事?

 慕容恪微微嘆道:“是因為我的緣故,你知道我不是父親的親生兒子,所以太后他們對我還算是放心,但是對你卻不是如此,你是我的親弟弟,又是父親僅剩的三個親生兒子之一。

 我現在又掌握大權,他們都知道我不會篡位,但是卻擔心我給你鋪路,擔心你以後會搶奪皇位,尤其是發生了魏國這件事後,他們就愈發的擔心,而且你知道的,我們的母親進了高氏的族譜,有其他人一直在挑撥這件事。”

 慕容垂對這方面是真的有些不敏感,有些愣的問道:“這和母親又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