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813章 宮闈有亂怨何人?

 如果能夠讓燕國君臣真的反目的話,本公還重重有賞,等到本公將這個主意獻給陛下,定然提一提你的名字。”

 待一眾外人離去後,只剩下曹林和他的兒子以及兄弟,他的兒子曹承嗣疑惑的問道:“父親,你真的要將這個主意獻給陛下嗎?

 兒子總覺得這個主意雖然有效,但是見效慢,就算是給陛下提了,也不一定能緩解現在的局勢。”

 曹林眼中不住的閃爍著,低聲道:“只能死馬當作活馬醫了,難道還真的用第一個方法嗎?”

 這下所有人都不說話了,但幾乎所有人眼中都在瘋狂的閃爍著,一種異樣的氛圍在眾人間飄搖著。

 翌日。

 曹林進宮求見皇帝,曹髦面無表情接見了他,曹林臉上都是驚喜笑意的躬身作揖道:“陛下,臣是來為陛下報喜的。”

 “哦?”

 曹髦淡淡道:“不知道何喜之有啊?朕的大將軍。”

 似乎是沒聽到皇帝聲音中的不滿,曹林依舊滿臉喜色道:“陛下,臣想到了能夠讓那燕國慕容恪死無葬身之地的辦法!”

 曹髦內心一聲嗤笑,他根本就不信,曹林的腦子和當初的曹爽差不多,能有什麼主意,而且要是真有主意,怎麼可能被慕容恪幾次三番的吊起來打,於是隨意道:“既然有辦法,那就講一下,朕倒是好奇,大將軍有什麼驚天的謀劃,能夠讓慕容恪這等戰神,死無葬身之地。”

 曹林當即將離間的謀劃全盤托出,而後滿臉期待的等皇帝說話,曹髦的臉色從漫不經心到深思熟慮,他沒想到曹林居然能夠提出這麼有建設性的謀劃。

 誰給他想出來的?

 曹髦是不相信曹林能想出來的,他知道曹林背後有智囊,這更讓他生氣,明明國家有大才,但是卻不能進入朝堂,只能在大將軍的幕府中。

 曹髦當然知道曹林獻計是為了什麼,但這件事更讓他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必須把這些大才都籠絡到朝廷中才行。

 曹林若是知道皇帝的想法,他恐怕更是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了。

 見到曹林還等著自己說話,曹髦依舊淡淡道:“大將軍你剛才所說的,有些道理,朕便將這件事交予你去做,若是能夠讓慕容恪死於非戰,那可是大功一件。”

 曹林見到皇帝裝傻,只能硬著頭皮問道:“陛下,既然已經有了處理慕容恪的方法,那之前所說的是不是可以停一停,有些事一做,整個國家都會墜入深淵,我大魏的社稷,就真的不能穩固了。”

 曹髦眉頭一皺,寒聲道:“大將軍,朕不會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這個辦法上,且不提這個辦法成功的概率,以及能夠成功的時間。

 若是不改變現在的制度,難道燕國就只有一個慕容恪嗎?

 如果再出現下一個慕容恪,又怎麼辦呢?

 如果離間計以後失敗呢?

 難道我們要將自己的全部安危都寄託在燕國的君王始終是個昏君嗎?

 簡直可笑至極。

 大將軍,你退下吧!

 朕要處理政務了。”

 曹林頗有些狼狽不堪的從殿中走出,殿中的宦官和宮娥都有些噤若寒蟬,這還是他們第一次見到皇帝這麼嚴厲的訓斥大將軍。

 曹林走出殿外後,溫暖的陽光照下來,照在他的身上暖洋洋的,驅逐了絲絲在殿中生出的寒意,在剛才面對著曹髦時,他只覺自己要死在殿中了,他相信曹髦是真的想要殺了自己。

 “在皇帝看來本公已經是個跋扈的權臣了嗎?

 在皇帝看來,本公已經是阻礙他施展政策的奸臣了嗎?

 在皇帝看來,本公的所作所為已經完全是為了反對他了嗎?”

 曹林走在宮中,頗有些失魂落魄,他望著那莊嚴的紅牆,望著那反射著光的琉璃瓦,那巍峨的建築,連綿不絕。

 非壯麗無以壯偉。

 這句話說的可真是好啊,曹林站在宮中,只覺自己真是渺小極了。

 他前所未有的感覺到恐懼,對權力即將失去的恐懼,對未來安危的恐懼,他哆哆嗦嗦走在宮中,然後越來越溫暖,他強行讓自己走路正常起來。

 當他離開皇宮的那一刻,他望著身後緩緩閉合的宮門,深深吸了一口氣。

 “陛下啊陛下,到底是誰蠱惑了你?”

 這是曹林現在最好奇的一個問題。

 哪一家的士族出現在了皇帝身邊?

 隨著司馬氏的族滅,以及許多和司馬氏有牽連的人死去,魏國的士族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從魏國建立開始,潁川士族當然是得利最大的,潁川荀氏、鍾氏、陳氏、郭氏等等,但是司馬懿牽連了不少人,畢竟以司馬氏的地位,聯姻的屬實不少,這些人基本上被團滅,荀氏還算是鼎盛,陳氏衰落不小,但因為家大業大,也還在高位。

 但緊接著就遭遇了曹氏排斥士族之事,這些士族在中央失去了勢力,可以說是幾十年謀劃,一朝成空,又開始了後漢末年的狀態,等待著曹魏朝廷解決不了大事,然後把他們請回去。

 在這個過程中,曾經河北的那一批士人,在漸漸的回遷,關中和河洛本就不是他們的祖地,在這裡他們都是二等人,當初袁紹麾下的那一批人,都不想在曹魏入仕受到的歧視太多。

 在慕容恪上位後,開始籠絡士族,於是這些人開始返回冀州。

 現在魏國中的士族,主要以潁川舊士族和關中士族為主,還有不少攻下蜀地後,蜀地而來的士族,不過蜀地士族喜歡待在成都,基本上不出現關中,所以出現在皇帝身邊的,大概率就是關中和潁川士族。

 尤其是潁川士族!

 這群人遠離鄉土,現在潁川還不在魏國手中,可以說這群人完全依賴於高官顯爵,結果現在朝廷不給,他們和宗親外戚之間的關係,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一定就是這些人在皇帝的耳邊進獻讒言!

 曹林上了馬車之後眼中的殺機已經凜然到完全掩蓋不住的地步,“陛下,臣一定會好好規勸你的,我大魏的社稷,絕對不能敗壞到你的手上。”

 騙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將自己也騙掉,曹林毋庸置疑已經達到了這個境界,他現在是真的相信,讓士族掌權,大魏就會滅亡,只有自己掌握權力,魏國才能永遠姓曹。

 等到曹林回到了府上後,立刻就將自己的兄弟們都召集了過來,將自己在宮中所見到的,以及皇帝所說的,全盤道出,最後狠狠道:“陛下拒絕了我的提議,看來這奸佞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可怕,陛下現在竟然不相信自己的親戚,反而去相信那些士族。”

 眾人紛紛痛罵這些該死的士族,離間他們宗親和皇帝之間的關係,果真是禍亂國家的源泉,果真是一群不能被信任的小人。

 唯有曹林的兒子曹承嗣有些疑惑的問道:“父親,若是皇帝陛下的身邊沒有士族呢?萬一真的是皇帝陛下自己的想法呢?”

 曹林怒聲道:“怎麼可能,皇帝陛下這麼多年都信任宗親,難道會突然變化嗎?”

 曹承嗣囁喏著沒說話,但心中卻在想,問題是這麼多年,誰的耐心都會被消磨乾淨的,這些年實在是太過於不爭氣了,基本上在面對慕容恪的時候,就完全沒有贏過。

 皇帝就算是再信任宗親,在這種情況下,也不可能再信任宗親了,畢竟再信任宗親,他就要被燕國人俘虜到薊城去了。

 曹林將曹承嗣的話打斷,但是這種思緒卻是不可能打的斷的,或者說,這幾個人自然是想過這種可能的,但是這種可能實在是太可怕了。

 越想越可怕,於是乾脆就不去想,還不如將目標定在那些士族身上,只要將那些有聲名的士族都搞死,皇帝從士族中找不到人才,自然就會繼續重用他們。

 這就是曹林他們的想法。

 眾人在這裡商議了許久,卻商議不出一個完美的主意,只能悻悻散去,望著走出府邸的眾人,曹林突然問道:“承嗣,你說為什麼想出一個主意來這麼難?”

 曹承嗣垂首回答道:“父親,兒子認為是因為,你們心中都清楚,僅僅解決士族是不行的,於是在僅僅商議解決士族後,你們依舊不滿意,這是因為心中有恐懼,不消除這種恐懼,就永遠都找不到完美的解決辦法。”

 曹林彷彿第一次認識到自己的這個兒子,他認真的望著曹承嗣,又問道:“那你說應該怎麼辦?”

 曹承嗣和自己的父親對視,然後一字一句的說道:“去解決最根本的問題,這是唯一的辦法。”

 曹林沉默了一瞬,又道:“什麼是最根本的問題。”

 曹承嗣閉眼又睜開,“誰提出來的問題,就去解決誰。”

 曹林的呼吸有些急促,他低聲壓著聲音,彷彿擔心誰聽到一般,說道:“但這是皇帝提出來的。”

 曹承嗣的話石破天驚,宛如晴天霹靂,斬釘截鐵道:“那就去解決皇帝!”

 ————

 有關於洛氏的書籍實在是過於多,筆者所見的,多著墨於洛氏的豐功偉績,制度上、思想上、軍事上、政治上、文化上,數不勝數,本書卻與過往的那些書籍迥然不同,所選取的角度是前所未有的。

 歷史上最冷門的時期,莫過於東漢滅亡後的紛亂時期,在這段漫長的歲月中,因為洛氏嫡系的缺席,它彷彿暗淡下來。

 筆者寫下本書,是希望從這個劇變的時代,所發生的一件件真實而鮮活的事例中,通過大量的對比,提取出那些洛氏彌足珍貴的東西。——《諸夏裂變:洛氏消失之後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