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115章 洛氏不王

 難道素王就會一直干涉人間之事嗎?

 八百年來,素王庇佑著邦周的天命,但是這種庇佑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弱。

 諸夏大戰,周洛戰敗,誰能忘記呢?

 邦周天命搖搖欲墜是天下人的共識,只不過現在還無人知曉,天命將會落在何處。

 但不在洛國!

 道家認為自己只是簡簡單單地講了一個道理,但這個理所當然的道理,卻一直以來都被人所忽視。

 但是對於墨家來說是無比的震撼,因為這些墨者突然發現,只要洛氏稱王,墨家的理想就能實現。

 但是洛氏不王。

 武王曾經要將王位傳給素王,但是素王說他沒有天命,不能稱王,洛國曆代國君不論王室如何,都盡忠王事,天下人都認為這是忠誠。

 但是洛國不認為這是簡簡單單地忠誠,武王承天受命,素王從武王手中接過天命,所以他才會庇佑邦周。

 還沒等陽勝說話,一個墨者便失聲道:“難道素王會不愛諸夏的子民嗎?

 若是素王不關注人間,誰來使君主謹慎呢?”

 這一下儒生們回過神來,心中暗道:“道家這群人平時看著安安靜靜,一出手就是大的,平時暗諷儒家的仁,現在沒想到直接給墨家也來了一下狠的。”

 但是這種落井下石的機會當然不能錯過,“當然是用禮,素王已經給人間留下了足以昌盛萬萬年的智慧。

 素王是希望人能夠自強不息的,而不是事事都向他祈禱,昏暴的君主就驅趕他,奸惡的臣子便誅殺他。”

 ……

 任何穩定的政權都是由許多符合當前時代的政治邏輯所組成的,如果政權不合邏輯的方面太多,就會呈現出波詭雲譎的政治局面,在先秦時代結束之後,“洛氏不王”成為了一條政治的底層邏輯,在上古和中古的千年之中,對洛氏不王抱有懷疑的時期,政治總是逐漸走向混亂。——《政治運作邏輯考

 還沒吃飯,大家先看吧,吃完飯我今天熬夜多寫點,明天還不知道啥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