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拾月 作品

第77章 挖筍

 我們小時候都比較皮實,應該是所謂的關關難過,關關過,長大後才知道,我們要平安健康的長到這麼大,有多麼的不容易,經歷過各種意外,我從小就體弱多病,能成長到這麼好,確實是我們“運氣”也好。後來也很慶幸上學那會,我們還是學了些小常識,才沒有讓自己一次次進入了“虎口”。 

 那年冬天,爸媽都去外婆家挖冬筍了,記憶裡小時候村裡都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說法,就是一般家裡靠近山,那麼這些年的收入都是山裡面的,有杉樹、松樹、茶樹、竹子,等些許收入。 

 我們有些親戚就住在河邊,綠樹青山環繞,一般靠近水的村莊,則是靠著水裡的魚和蝦創造家裡的重要經濟收入,有大魚,直接撈起來上市場賣,小魚則烘曬乾,然後趁著趕集去集市上變錢,還有小蝦米也是。 

 外婆家在山上面,每年冬天開始,家家戶戶都在挖冬筍,冬筍的價格一直很高,而且挖冬筍是一件技術活,會挖冬筍的基本上是這些年積累的經驗,好多年齡稍大些的,平時揹著鋤頭,竹筐上竹林,首先看的是竹子的竹葉朝向,顏色深淺,然後再進步一步判斷哪裡有竹筍。 

 一般冬天挖冬筍我們都是跟著竹莖走,竹筍都長在竹莖邊上,顏色深竹葉的竹子,只要竹竿的顏色深,肯定下面有很多的冬筍,只有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用鋤頭把泥土上面的腐葉扒拉開,然後露出黃泥土,然後用鋤頭一鋤頭一鋤頭的挖泥巴,直到露出竹莖。 

 我們跟一段時間竹莖,竹莖的上面就會有竹筍了,看見露出了竹筍上面的小尖尖,然後順著泥土深挖,一鋤頭一鋤頭的挖進深泥土裡面,然後看見了筍從竹莖處長出的地方,用刀順著竹莖側面,輕輕一刀,竹筍就算完成挖下來了! 

 順著這根長竹筍的竹莖,後面肯定還有竹筍,也可能挖到最後一個冬筍都沒有,但也需要堅持,裡面也有碰運氣的成分,慢慢地繼續挖冬筍,累了就喝點白開水,吃點餅乾,繼續在山裡尋冬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