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小子 作品

第14章 青龍城

 運河上,一艘中型客船正順流而下。這艘船是從南定城出發的,目的地是人朝東部大城——青龍城。船上的客人自然就是張恪等人。在許合子的力邀之下,最終他們還是搭夥包下了這艘客船。不過說是搭夥,但其實張格一方就是他自己和大丫倆人及一些行李。而許合子一方倒是浩浩蕩蕩十多個人,包括丫環,琴師,管事,保鏢甚至還有廚娘等等,外加各種各樣的器械和行李一大堆的,也難怪人家非要包下這整條船來。原本張恪還不知道,這許合子背後竟然還有這麼一個團隊在支撐著她的表演,如此看來,這位姑娘倒是不簡單的。 

 如今中秋剛過,天氣轉涼,但在南方,感覺上倒還不至於太冷,算得上秋高氣爽。運河上,水流平緩,泛舟其上,觀賞著沿岸風景,倒是一種莫大的享受。期間,許合子還時不時的排練起節目,一展歌喉。每一次她唱起歌來,也都會引得運河上其它船上的人紛紛眺望聆聽。一路上,倒是讓張恪飽了耳福了;再加上,許合子自帶的廚娘,做魚鮮的手藝也是一絕,就也飽了口福;而許合子自然也是美人一個,那就還要加上飽了眼福了。原本還覺得是被人家賴上了,如今看來倒是自己這邊佔了莫大的便宜了。但當然,許合子能拉起這麼一支隊伍,本身也不是吃素的,一路上便一直都在催稿。免費聽了一路高端的音樂,張恪自然也不能白白佔了人家便宜,他又不是渣男。為了寫好詞,便向她詢問起,她那個救命恩人的一些基本情況。 

 許合子是個孤兒,六歲時,差點餓死在路邊,幸好被人救下。救下她的人是個頗有名聲和才華的樂師,救下她後,給她取名許合子,還收她為徒,悉心教導她音樂。而許合子倒也爭氣,僅僅用了十年,便已學有所成,還闖下了偌大的名聲。如今,在江南之地,評她一句:婦孺皆知,炙手可熱應該是恰如其分的。 

 據許合子所言,她的老師名叫許鶴,可能這就是他給她取名許合子(許鶴子)的原因吧。許鶴一生醉心於研究音樂,在整個人朝都是赫赫有名的。年輕時也曾進入朝堂做過樂官,只是他性子灑脫,不擅鑽營之道,雖然極受皇帝的寵愛,但後來終究還是厭煩那些官場逢迎之道,便斷然辭去官職,雲遊四海去了。後來,年紀大後,便一直隱居在青龍城外的山林間,平日以種花草樹木為樂。沒想到,此舉倒反而讓他的名聲更為的響亮,許多樂師都欣賞他的這種作為,並以他為榜樣,覺得這才是真正熱愛音律,不囿於物,不縈於心的超然態度。張恪聽後,覺得這人的性子倒是有點像陶淵明的。瞭解到這些情況後,張恪便將陶潛的一首詩寫下來,交給了許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