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小子 作品

第3章 左右為難

 "下官敬重的,是大人為官幾十年來,不辭勞苦,主持興修水利,為百姓謀福祉的作為,而不是你的官位品秩。大人一來,便對下官橫挑鼻子豎挑眼的,是何道理?" 

 "本官並非是無故尋你的差錯,只是秦大人主持的,在河道旁毀林造田之舉,實屬不該,是有巨大隱患的。" 

 "郭大人此言,恕下官不敢苟同。民以食為天,多種糧食,讓百姓飽食,怎麼不該了?大人可知,自開墾那些灘地後,我武威城每年增產了多少糧食?具體的數字下官就不細說了,單說此次洪災,周邊城池無數的莊稼被毀,許多地方因此缺糧,若非我武威城及時開倉放糧,救濟周邊百姓,那將會餓死多少人?郭大人知否?" 

 "本官並不是反對地方開墾荒地,增產糧食。只是開荒墾地,絕對不能選在河道邊上,那是會出大事的。" 

 "能出什麼事,郭大人休要危言聳聽。此次汛期,我武威城的河堤固若金湯,大人難道看不到?下官豈會不知,築堤之事,關乎國計民生,自我上任以來,我武威城的堤防建設都是以最高標準修造的。築堤之時,下官天天往堤上跑,就是為了督促他們高質量的完成堤壩的建造。不是下官狂妄,這上下五百里內的河堤,就沒有一處比我武威城造得更牢固的。" 

 "我的秦大人啊,怎麼你就不聽勸了?在河道邊圍墾造田,或可一時得利,然而後患無窮啊。你就聽我一次,為了武威城二十萬百姓的安危,立刻退耕還林吧。" 

 "郭大人此言,莫非是在指責下官乃不顧百姓安危之徒?" 

 "本官絕無此意,只不過……。" 

 "行了。立刻退耕還林?說得倒輕巧,再有一個來月,那些稻田就能收割了,那是多少糧食啊,豈能就這麼毀了?此事,恕下官難以從命。" 

 "秦業,你真要如此冥頑不靈,枉顧人命嗎?" 

 "郭守敬,你說誰枉顧人命呢?足民之政,積穀為先,重農向來都是第一要務,哪朝哪代的都是這個理兒。你若敢毀田傷農,下官拼了這副身子骨不要,也要與你不死不休。" 

 兩個皆已年過半百的上官在裡面越說越急,越談越大聲。其他在大堂的人,全都戰戰兢兢的聽著,誰也不敢大喘氣。不一會兒,郭守敬臉色鐵青地走出來,也不跟其他人招呼一聲,自顧自的走出了城主府,張恪等人連忙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