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小子 作品

第2章 圍墾造田

 翌日,從大江上游傳來消息,雨勢目前已經暫時停止了。經過多方測算,發生二次災害的可能性極低,因此只待潰掉的堤壩被修復好了,宜安城的百姓就可以返回城內了。百姓們聽到這個消息,自然是雀躍不已,興奮之下,許多人都自發的到岸堤上去幫忙,也因此極大加快了修復的速度。兩天後,宜安北城門正式開啟,百姓蜂擁而入,開始重拾家園。郭守敬等又在此逗留了兩天,便離開宜安城,繼續沿江往上游去巡視。 

 ***** 

 宜安城西北百里處,武威城。 

 此次汛情,受災最為嚴重的大都集中在大江中游,主要原因是這一片區域持續性的降雨,不僅時間長,雨量也大。郭守敬也將這一段,大約一千里的河段,作為了考察重點。想要找個辦法,改善和提高一下這一段,防洪與洩洪的能力。畢竟誰也不知道這種規模的降水,未來會不會成為常態。總不能老是這樣,一到了汛期,就只能棄城轉移吧,誰受得了啊?還是要想辦法從根兒上,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 

 郭守敬並沒有馬上走進武威城,而是在一個當地嚮導的帶領下,於城外沿著江堤一路查看過去。豈料,郭守敬越走越是心驚,此地江岸的護城堤,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然而,堤岸上就只有寥落的種了幾十棵樹,堤壩內大片大片的土地皆被改造成了稻田。郭守敬越走越快,待走到堤壩盡頭,回望著那一大片稻田時,臉色鐵青。隨行的嚮導,大丫和內衛們面面相覷,他們不懂為何郭大人如今是這麼一副要氣炸了的表情。只有張恪,因為在另一個時空生活過,隱隱的知道,郭守敬憤怒的原由。 

 在河道邊沿,開墾種植農作物。表面上看,開墾了荒灘,增加了糧食產量,是在變廢為寶。然而,其隱藏的壞處,卻也是許多人想不到的。開墾後,江堤的土質會變得鬆軟坍塌,導致江堤的水土流失,對河道生態造成損害。而更讓人觸目驚心的是,他們為了增加耕地,連樹也幾乎砍光了,這……這是在作死啊。 

 在另一個時空裡,共和國長江兩岸就曾經因為圍墾造田而造成了植被被破壞,生態失衡,河道變窄等等,進而導致了長江兩岸洪災的頻發。最終在九八年,釀就了一場巨大的災難,那是長江在狠狠地報復需求無度的人類。而那一場大洪水,也終於讓國人清醒了過來,並充分意識到了尊重自然,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人們開始反思人水爭地,毀林開墾等等短視近利的思想,思考它是如何反噬自身的。後來,封山育林,退耕還林,保護植被等生態理念深入人心,一系列以尊重科學,敬畏自然為指導的治水理念的提出,也讓可持續發展觀成為了國家治理水利工程和生態建設過程中極為重要的理論方針。而這,是用血的教訓換來的。可如今,就在眼前,同樣的悲劇,被赤裸裸的展現。人類的智慧和愚蠢,都是無限的啊,張恪在心裡嘆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