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桑明月 作品

第97章 北匈奴之呼衍王

 但是,漢明帝時,東漢終於開始對北匈奴進行反擊,這一鼓作氣把匈奴打得是無家可歸,只能離開蒙古高原向西流竄。北匈奴向西流竄的第一站就到了伊犁河流域的烏孫國,並攻陷了伊吾(也就是今天的哈密),後來北匈奴的呼衍王被漢軍擊斃,新的呼衍王率領北匈奴繼續西逃。 

 呼衍王是匈奴王號,漢代匈奴有數人享此稱號,但名均佚,4位呼衍王依次是: 

 1.呼韓邪單于(公元前58—前31年在位)岳父,左伊秩訾王兄。以二女妻呼韓邪,長女顓渠閼氏,少女大閼氏; 

 2.駐牧天山(一說指祁連山,一說指新疆天山山脈吐魯番及巴里坤湖一帶)者。隸北單于。東漢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為漢奉車都尉竇固所敗。次年,覆敗於蒲類海(今新疆巴里坤湖); 

 3.其繼位者仍居該地。順帝永建元年(公元126年),為西域長史班勇所破,徙居枯梧河,部眾2萬餘人降漢。陽嘉四年(公元135年),率兵攻車師後部,為敦煌太守所破。永和二年(公元137年),在蒲類海被敦煌太守裴岑所殺; 

 4.桓帝元嘉元年(公元151年),另一呼衍王率兵3千攻打伊吾,大敗伊吾司馬毛愷兵於蒲類海,在進擊伊吾屯城時,聽聞敦煌太守司馬達引兵救援,呼衍王隱藏起來,漢軍無功而還。 

 …… 

 呼衍王攻城掠地,搶奪西域諸國的財富和女人們,積聚東山再起的資本,有了金銀財寶就有成群的馬牛羊,有了馬牛羊就能有繁衍生息的足夠食物。 

 同時,呼衍王還躲避著中原王朝軍隊的追擊,士兵數量上不佔優勢,只有避其鋒芒,再謀壯大自身的機會。 

 然而,遊牧民族可能忽略了漢朝將軍和守官的奇兵和奇謀,因此他們的呼衍王被殺,悲傷哀痛下,他們的呼衍王也就葬在了蒲類海(也就是今天新疆哈密市)。 

 只是,事到如今,這位佚名的呼衍王的墓葬具體地點一直是謎。來自美國盜獵小隊,此行的目標也就是這位沒有被記住名字的呼衍王的墓葬。 

 遊牧民族的墓葬有多少金銀財寶?凌凌漆和珍妮商量的結果是,雖然這位匈奴呼衍王是在逃亡途中,但他們一路逃跑,一路卻攻佔了沿途的小國家,不要小看西域三十六國的富庶程度,不要以為他們很落後。 

 凌凌漆收集過消息。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烏孫國,烏孫國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20世紀初,幾個探險隊意外發現了烏孫王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