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桑明月 作品

第97章 北匈奴之呼衍王

 王星在哈密見到最多的植被只有胡楊,胡楊樹的生存,是新疆人在風沙環境裡堅強不屈意志的象徵,代表著一種無畏精神。 

 胡楊,作為一種能夠在大漠中生長的樹木,擁有著傲骨凜冽的別樣風格。胡楊樹的壽命在100-300年左右,最長也達到500年。難怪俗語是這麼評價的:胡楊千年不死,死後千年不倒,倒後千年不腐。 

 沙漠地區不僅缺水,而且由於蒸發量大,鹼性物質會殘留到土壤之中,使得土壤呈鹼性。乾旱、強鹼,使得許多植被都無法在這裡存活,但是胡楊是個例外,它能夠“聞到水、嗅到水、跟水走”,從而在這片土地中頑強的生存下來。 

 胡楊並不是地球上唯一一種既能耐乾旱,又能耐強鹼的生物,大多數仙人掌也可以做到。但仙人掌對溫度要求較高,而沙漠地區晝夜溫差大,仙人掌無法在如此條件惡劣下生存。唯有胡楊,能夠在最高溫度45c,以及最低-40c的條件下生存,因此在華夏文化中被叫做“胡楊精神”。 

 但是,遊牧民族將廣袤無垠的西域視為必爭之地,歷史上,西域諸國是中原王朝和古匈奴反覆爭奪的領土,包括哈密在內,兩方勢力多次爆發激烈的戰鬥。 

 匈奴是指古代蒙古高原遊牧民族,興起於今內蒙古陰山山麓。匈奴逐水而居,野蠻彪悍,在西漢建立初期,它經過不斷吸納或吞併周圍部族的基礎上迅速壯大, 西域諸國大多臣服於匈奴…… 

 在建國後,大約五十年代,新疆文物部門在哈密地區進行文物普查時,首次發現了東黑溝遺址,東黑溝遺址發現的遺蹟種類包括石築高臺、特殊遺蹟、墓葬、石圍基址、巖畫等,東黑溝遺址共計發現墓葬1666座,石圍基址共發現140座,巖畫的岩石多達2485塊,考古專家確認這是北匈奴呼衍王的王庭(朝廷所在地方)。 

 匈奴族中有4個地位較高的部落,排名第一的是攣鞮氏,這是匈奴社會最尊貴的氏族,匈奴歷代單于皆出自該氏。其中最著名人們熟知的昭君出塞,就是漢朝為了邊疆穩定製定與匈奴單于的和親政策;呼衍氏、蘭氏、須卜氏等的血統也很尊貴,不但世居高官,且都與攣鞮氏結成並且保持婚姻關係,史學家習慣稱之為“姻親氏族”。 

 呼衍氏作為僅次於攣鞮氏的、匈奴社會中第二大尊貴氏族集團、名列第一的姻親氏族,無論在匈奴政權勢力上升時期,還是其勢力衰退時期,尊貴地位及強大勢力穩如磐石,一直沒有改變。特別是到了東漢,匈奴南北分裂之後,西域就改由北匈奴的呼衍王控制了,呼衍王一時威風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