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233 作品

第175章 天才神童狄仁傑

 “不說天資,聖人小時候的教育環境,你也無法擁有。玄齡、我、李靖、秦瓊,太上皇曾言玄齡與我並作房謀杜斷、後由李靖與秦瓊共同教導聖人軍武,有了李軍秦武的說法。你如果真想要追尋聖人的道路,那你如今本就沒有機會了。李靖來了軍武學院半年都沒有,就直接退休了,不問外事。昔日若非聖人年少之時,主動登門拜訪,‘戒尺求學’以證麒麟之志,李靖估計還會繼續閉門不出。” 

 “聖人是李靖的關門弟子,也是親傳弟子,而秦瓊也視聖人如己出,細心教導。聖人當今的軍略戰功,都來自與他們二人的一生積累,加上聖人融會貫通,在塞外更是劍走偏鋒創造了‘游擊戰術’,以及如今的‘步炮協同’等戰略思想。” 

 “況且,你也沒有機會得到實踐所學的舞臺。畢竟,你不可能年紀輕輕,僅憑隨軍出征一次,就可以單獨領軍作戰,統籌一場中原和塞外的國戰。” 

 “我與你說這麼多,是想懷英你能夠明白,聖人的高度是一個無法企及的高度,你如果執意去追,窮盡一生都難以觸及。珍惜眼下,揚長避短方為正道。誰說的必須文武雙全,個個如聖人那般才能為民謀福?以你的能力,以及聖人和皇后的指示,也一樣能夠造福一方,乃至能夠很快就會被髮掘,平步青雲以受聖人委以重任,同樣是造福眾生,而且還能讓百姓們享受更久的福分。” 

 杜如晦茶都喝完三杯了,起身道:“該說的我也說了,選擇權在你,如果你執意去軍武學院,我可以替你寫一份舉薦信給玄齡和李積。” 

 狄仁傑思索了許久,起身來到杜如晦桌前:“謝院長教誨。的確,如今天下承平日久,而且我的本意是希望如聖人一般,以自身能力造福百姓。倘若真的能夠得到聖人賞識,拔擢到聖人面前,未來也同樣有機會向聖人請求戰場機遇。” 

 杜如晦點頭:“你能理解和回頭,我自然是很高興的。你一年時間,四個季度考核名列榜首,所欠缺的無非是實際的政務鍛鍊。因此,你今年就能畢業了。老夫呢,抽個時間入宮面聖,為你爭取一個機會,下放到經濟圈內,實際的學習市場產業經濟理論,以你的資質和展現的潛力,在經濟圈這天子腳下,更容易被髮掘進入市產監。一旦進入市產監,就有機會直面聖人了。” 

 “屆時,你爭取一二,到西域去磨礪一番,回來後三省必然有你一處立足之地。” 

 狄仁傑一臉疑惑:“西域?” 

 杜如晦點頭:“老夫雖然退休了,但一些人脈和渠道尚在,西域那可是聖人和皇后認同的磨礪之處。假若你能在西域做出一番政績,聖人和皇后不可能注意不到你,西域王都會第一時間關注到你。因此,去了西域做出政績,回朝直入三省可謂是十拿九穩。” 

 狄仁傑點頭:“是,多謝院長!” 

 “既如此,你就準備一下,去辦好畢業手續,事後等候吏部的任職文書即可。” 

 “是,學生明白。院長,學生必將謹記您與學院的栽培之恩!” 

 “無妨,文武學院本就是為國培養人才,這是聖人的初衷,恰巧我和玄齡都是聖人的老師,豈有不盡心盡力之理?聖人也是看中了這點,才能將學院全權委託給我們。你若此生走的平坦,將來這學院也會是你的歸處,數十年後再為大唐培育下一代棟樑。”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但現實是,伯樂往往是扎堆的,他們的小伯樂更容易成為千里馬。在大唐推行書籍後,的確為許多寒門子弟帶來了重振未來的希望,乃至還給一些普通的平民也帶來了一絲曙光。科舉依舊沒有展開,緣由很簡單,科舉是一柄利器,最好控制在皇帝為首的朝廷中央手中,否則給了地方選拔人才的考試權力,長此以往地方執行環節上,必然出現問題。 

 房玄齡和杜如晦對於李承乾的事業,必然是舉雙手支持的。無它,李承乾的事業如何,關係著他們的身後名。當利益一致時,這份同盟樞紐將會異常堅固! 

 李承乾和百姓也建立了利益關係,那就是百姓們支持李承乾,李承乾就會給予他們權力!反抗的權力!而不再是沉默和忍受!他們只要抱怨,那麼他們的地方父母官就前程渺茫,乃至有性命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