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233 作品

第163章 四道援江

 秦瓊正史上是貞觀十二年(638)去世的,如今是承明四年(644)年,他多活了六年。李承乾的緬懷詩句,其中的‘師寶’指的就是秦瓊,秦瓊字‘書寶’。在古代,對於老師的稱呼很多,夫子、先生、師傅、師父、山長、教諭、 講郎、學博、助教、教授、 宗師、師保、西席、師長等。秦瓊雖然沒有和李靖一樣作為東宮三太,但他本質上還是幹著東宮太保的事情的。所以,以太保來稱謂並不唐突。

 李承乾追封秦瓊為‘太保’,追贈‘徐州都督’,改封為‘胡國公’,隨葬昭陵。

 承明四年入冬前夕,李德志也從塞外返回了。如之前說的,李愔送了他五匹上等小馬駒,紅黑白棕俱全。隨他一同返回大唐的,還有善德女王金德曼。她不是閒得慌,而是知道時候到了,該來長安和李承乾、鄭麗婉攤牌了。

 得知李德志回來的消息後,二鳳親自出馬,半道就把李德志給劫走了,帶去了大安宮。鄭麗婉則是帶著善德女王,去了立政殿。

 “你把雲琅教育的很好,朕自愧不如。”

 “本宮終究差了他不少,教導不出另一個他。”

 善德女王笑了笑:“沒必要這麼較真,如果再有一個他,這人世間兩三代人都無法消停了。”

 鄭麗婉喜歡李德志,更多的是從李德志身上看到了過去的李承乾。鄭麗婉想要的是把李德志教育成另一個李承乾,但很遺憾,李承乾是無法複製的。世上只有一個李承乾,命運之中也只有一個北方黑帝,歷史當中也只有一個宗龍。

 “其實,朕也有一個疑惑。”

 “說來聽聽。”

 “他在意雲琅,卻不希望雲琅成為下一個自己。”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哪怕是他,面對身上流淌著和他一致血脈的雲琅,也終究做不到忘情。活成他那樣,對雲琅而言並非好事。他從一名父親的身份出發,也始終有那私心。”

 “原來如此。”

 李承乾為李德志籌劃的未來條件,的確太好了。如之前善德女王說的,無論李德志想要如何,他都一輩子衣食無憂、榮華富貴常伴。如果他將來懈怠了,想要舒服的享受餘生,新羅和大唐都說不了什麼。如果他想要一展宏圖,新羅這個三百餘萬人口的小國,也能做出一番起色,更甚者還有新羅西南的倭國。

 李承乾為李德志準備的道路和未來,就兩條,而每一條都保證了他餘生榮華富貴。要麼做一個太平之世的守城之君,要麼做一個滿懷鬥志的中興之主。鄭麗婉的教育,就是中興之主的鋪墊。

 李承乾活的並不輕鬆,一路上艱難險阻不少。外人看起來,李承乾從少年得名以來,順風順水,宛若當代龍傲天主角一般,秒天秒地秒空氣。可誰知道他的成就背後,是多少汗水和艱辛?戰場上的意氣風發、軍功赫赫、威震四海、驍勇善戰,都是少年時期一滴滴汗水和磨礪積累出來的,戰場上的殊死搏鬥博來的。

 當爹的不希望自己的兒子活得太累,但大唐又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因此,李承乾選擇將李德志送去新羅,而非留在大唐。新羅,至少不會出現兄弟鬩牆、手足相殘,乃至還有大唐血脈的震懾保李德志一生平安,並不是難事。

 鄭麗婉和金德曼在立政殿好吃好喝,而李承乾則是在兩儀殿聽取御史臺官員彙報有關江南道的情況。

 “陛下,根據江南道督查院的詳述,臣等的走訪證實,江南道的發展出現了人力成本過高的情況。”

 李承乾看著手中的奏摺,一頁一頁的翻著,其中詳細敘述了江南道如今的情況,乃至還有下轄州府的勞動力短缺。而原因,很簡單。自古江南出富翁!魚米之鄉,富庶之地,自然人傑地靈,而且江南道依靠長江的海運貿易,愣是思慮出了以商貿為主調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