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233 作品

第162章 又是江南道

 承明四年秋季中旬,鄭麗婉在承明二年夏季制定的八大軍區後勤道路增設、擴建項目成功收官,完美落幕。各大軍區,均有兩條寬闊的後勤運輸要道,而西南軍區更是有兩條額外的棧道,總計三條後勤要道都是為西南軍區準備的。 

 隴右道的官道,八方軍區馳道也相繼收官。寬約十丈,換算過來就是三十三米左右!這兩項工程,前者朝廷和地方投入約為一千一百萬貫之多,後者國庫和隴右道一起承擔約為三百七十二萬貫左右。相較於軍區的後勤要道,隴右道的官道規格過高,幾乎可以修建四條軍區後勤馳道了。 

 因為開銷過大,所以朝廷和地方只能循序漸進,按照季度來投入。不然,這一口氣誰tm出得起這錢?!地方自己也忙的要死,規劃和調查,還有走訪民情,各忙各的,能抽出人手盯著朝廷額外下達的任務已經很不錯了。 

 而承明朝,越來越有地方行政自治的味道了。沒錯,我們忙我們的,有事情會跟你中央報告的。你中央有事情要吩咐和安排,儘量挑我們不忙的時候,特別緊急那就麻煩你們中央說清這事情的輕重緩急。我們地方忙起來,只能盡力顧及你們中央。 

 三省在秋季中旬,也收到了來自江南道和嶺南道兩地的財政補助申請奏摺。為此,三省還特地把戶部和御史臺給叫來了。 

 房遺愛:“江南道的財政補助申請需求為一百四十三萬,嶺南道財政補助申請需求為一百三十八萬,理由繁多。江南道的財政赤字主要在於江南道希望開掘兩條海路,擴大海運貿易。嶺南道的並無財政赤字,但所需資金過大,理由是希望通過開採密林促進木材產值,同時改善當地的環境問題,為往後的民居生活範圍提前奠定基礎。” 

 李思文:“戶部如何看待兩地的財政需求?” 

 長孫渙點頭:“以上兩個政策,的確不是江南道和嶺南道能夠承擔的。至於江南道的財政情況,根據戶部的比對後,差異在四萬浮動。” 

 張洛客:“趙大人,御史臺怎麼看待此事?” 

 御史大夫趙仁本:“嗯...江南道和嶺南道的財政補助申請,都有監察府簽署。但...江南道新增兩條海路,也不至於要一百四十三萬啊。這筆賬,他們不可能不會算啊。” 

 劉德威皺眉道:“怎麼這個江南道總是如此多事?連續兩次驚動中央了。先是行政改制不徹底,如今更是財政鬧問題。” 

 岑文本說道:“此事的確非同凡響,我建議還是把江南道的申請遞交給聖人。嶺南道方面,既然諸位都沒有異議,那便撥款下去就是了。” 

 薛元超看向許敬宗:“許老先生,江南道此事您有何看法嗎?” 

 許敬宗點頭:“老夫也和諸位一樣,開闢兩條海路,豈會需要一百四十三萬?此事,咱們拿不準,還是請奏聖人為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許敬宗雖然不懂市場產業經濟論,可人家也有基本三觀和常識的!承明朝大唐物價都很合理,乃至關乎民生的吃穿住行,更是低的髮指,至今為止市面的糧價都是兩錢波動,布匹甚至從當初承明一年的二十五錢下滑到了二十二錢左右,民間的房屋建築材料,也是因為各道產業開闢,黃河清淤等政策,物價都比貞觀時期降低了三倍有餘!就這,尼瑪還能張口要一百四十三萬?!你把中央群臣當傻子呢?! 

 薛元超點頭:“既如此,那便將江南道的這份申請,呈遞給聖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