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233 作品

第143章 夫妻議政

 李承乾返回長安後,去了立政殿找鄭麗婉商議有關櫃彷公信力建設的事情。櫃彷類似銀行,涉及到了錢財,而百姓們本就謹小慎微,他們個體量小但基數龐大,櫃彷需要在百姓們心中樹立起公信力,讓百姓們放心、相信櫃彷。 

 鄭麗婉看著本月的皇宮開銷,一邊說道:“最好的宣傳無外乎有人帶頭,而且是大人物。百姓們的心理很簡單,財主都不怕虧,自己也就更不怕了。這方面,把那些商賈發動起來就行,乃至還有哪些勳貴之類的。而有這些人加入,那麼利率就需要有兩套規矩。” 

 李承乾點頭:“按照存款規模來設定分級利率。” 

 “嗯,百姓錢少就利率高,商賈豪族錢多就利率低。這時候,必然有人鑽漏洞,藉助普通百姓的名義,把自己的錢分批存入櫃彷。因此,存款施行實名制,財產估量制度。一個尋常百姓,來存儲一筆大金額,明顯不可能。而道府內部百姓不做出行限制,也可以防止某些人借用不同地區的百姓名義來牟利。” 

 “以均田制統計的戶數和百姓信息對比,作為櫃彷的儲戶信息。而地方櫃彷獨立,轄區僅限本地道府境內,確保本地貨幣外流得到限制,減小總彷貨幣統籌的難度。這樣的話,道府境內各個州府櫃彷,都需要得到一份道府全境的儲戶信息,在此期間就能擴大就業,以及促進印刷、造紙等行業,率先為各道做出一個示範。” 

 李承乾皺眉:“這樣的話,大唐的紙張需求怕是會劇增。” 

 鄭麗婉無所謂道:“那就擴大紙張產量。巴蜀地區的成都向來是紙張第一生產地區,而且當地本就因為崎嶇地勢、惡劣環境而限制當地農業,那就給巴蜀地區直接指明一條長久的發展道路。” 

 李承乾:“加上還有錦布和絲綢這些,雖然發展上限低,但至少能夠維持巴蜀地區百姓的生活水平。好吧,給劍南道單獨下一道旨意,讓道府統籌規劃一下。” 

 鄭麗婉:“僅靠劍南道一地的麻紙肯定不夠用,經濟圈的造紙坊也趁機擴大一下。多餘的,一律交給市產監統籌售往國外諸國去,以我朝商品換取外界白銀,為未來鋪一下路。” 

 李承乾點頭:“嗯,市產監這裡交給你負責吧。” 

 明朝時期,茶葉這類硬通貨廣受國外諸國喜歡,而茶葉經過商船出售,為國內帶回了大量的呃白銀。因為,我們這裡銀礦不多,基本不產白銀。而白銀又是比較均衡,不大不小的貨幣替代品,有了白銀,經濟發展就會順暢的多,也能減少很多的不便。 

 鄭麗婉:“塞外那地方應該是有銀礦的,防患於未然,把貨幣鑄造統一一下,民間不允許碎銀、碎金流通,只能由朝廷鑄造的金銀貨幣在市場流通。” 

 李承乾:“直接點吧,把金礦、銀礦、銅礦都收歸朝廷開採,不允許民間私自開採就是了。” 

 一般來說,金、銀、銅、鐵這類的礦,在鹽鐵官營之後,是不允許私人開採的,你想開採,一切行為就會被納入政府的嚴密管控下,由私變公。而且開礦容易聚集大量的青壯男子,開礦者之間互相爭奪礦產,容易釀出事來,礦工礦徒歷代爆發起義也是常有的事,所以民間開礦一般監管的比較嚴。 

 明代前期是不重視也不主張開礦的,所以明初全國各地開礦較少,等到朱棣時,雖然還是不支持開礦,但是礦禁已松,明代中期朝廷開始重視,廣泛開採,礦稅大興,民間可以開採,但是課稅重,後期還因為礦稅的事,鬧得雞飛狗跳。清代一開始吸取明代教訓,實行礦禁,康熙時,放了一點口子,以後就是反覆在開與禁之間擺來擺去。 

 因此,為了徹底根除這些隱患,李承乾直接強硬一些,把民間金礦、銀礦、銅礦全部收歸朝廷管轄,免得民間鼓搗鬧事。至於鐵礦、石礦之類的,李承乾不做禁止,因為自從當年讓二鳳擴大鐵礦開採規模後,民間在開礦這事情上也有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 

 而我們國家金礦相對集中在東部、中部地區。銀礦較少,而且唐朝時期很難開採那種銀礦。銅礦,就不得不提雲南了,雲南是我國銅礦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明朝時期就有云南大規模開採銅礦的記載和事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