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233 作品

第142章 官場地震

 九月,在這個時間點,嶺南道、劍南道、淮南道三地,艱難的在最後一刻成功把地方改制落實,乃至還把丈量土地也一起完成,奏摺趕在九月前面幾天成功抵達長安!而江南道可就遭老罪咯! 

 江南道,轄境長江之南。在唐前期是監察區,非行政區。安史之亂後,隨著藩鎮割據,道和節度使合二為一,成為行政區。而李承乾這裡賦予的一級行政區,由政軍法三方分權抗衡,分別對中央不同部門負責。避免道府、軍府、督查院任何一個一家獨大,在地方橫行霸道,不存在節度使這種玩意。 

 唐貞觀元年(627)置,轄境在長江之南,故名,東臨海,西抵蜀,南極嶺,北帶江,領潤、常、蘇、湖、杭、睦、歙、婺、越、臺、括、宣、饒、撫、虔、洪、吉、袁、郴、江、鄂、嶽、潭、衡、永、道、邵、朗、澧、辰、巫、施、思、南、黔、費、夷、溱、播、珍等州,為今浙江、江西、湖南及江蘇、安徽、湖北之大江以南、四川東南部、貴州東北部之地,治所在越州大都督。 

 而承明一年十月三日,江南道地方四十個州府,地方刺史全部落馬!李承乾說到做到!中央吏部、刑部、大理寺、御史臺齊齊下場,百斯騎都出動了,四十個州府長官,全部被連貶三級!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四十個州府,地方長官都在做事,但很遺憾,沒能在期限內做到地方改制這一塊。乃至十二個州府竟然連清丈土地都沒有完成!而這十二個州府刺史,全部被一擼到底,調任到了文治學院重新進修! 

 不看結果,光從這說到做到的態度來看,就足夠讓地方官員們,紛紛畏懼不已了。這可以說是自打隋唐以來,第一次出現一個道橫掃一空的官場大地震了。但從本質上來說,這真不怪江南道,因為江南道轄區太大了!但和它南邊的嶺南道七十多個州府比起來,又顯得有些無能了。嶺南道發展不高,人口相較於江南道來說,少的多,能夠使用的土地也不多,這也算是原因吧。 

 因為嶺南道就是俗稱的南蠻之地,流放嶺南大家都知道吧?沒錯,就是這裡,犯人流放到這裡,哪怕活著從長安走到這裡,最後也有大概率會因為當地瘴氣和毒蟲氣候這些因素,而直接死在這裡。流放能不能活,就看你的命硬不硬了。 

 因此嶺南道官員們都冒死完成了任務,江南道就有些不像話了。不處理,不符合規矩和法度,有損中央威懾力。處理太重,朝廷又捨不得,畢竟能夠做到一地刺史,必然是有過人之處和能力的。 

 李承乾也沒有食言,當初說的是擼掉他們的烏紗帽,但沒說要命啊。江南道的各地州府刺史們,接到這份命令後,都是一愣,進入學院重修?還是朝廷報銷!因此,反倒彰顯了李承乾和朝廷的恩德。 

 命令原話是這樣的:江南道雖有進取,然能力不足,德不配位,念及治理一地舊功。故此調任文治學院進修,以觀後效。 

 進入了學院,你如果跟不上,那你可就完了,學院有考核淘汰制度的。不達標,捲鋪蓋走人!那時候,有品當小吏,無品變草民了,從編制裡徹底剔除了。 

 隨著地方改制的落實,櫃彷、市監局也陸續設立,而有關道府內的民間出入禁止,也取消了。道府、軍府、督查院、軍府、巡察使紛紛上任,開始運轉。一條條新的政策開始下達,稅制改革、櫃彷、市監局、地方採購權、吏治考核等等政策,也陸續出臺。 

 地方百斯騎,也按照轄區大小開始分配分舵。除卻山南道、嶺南道、隴右道轄區過大,設立了一千五百名百斯騎外,其餘各道都是設立標準的一千百斯騎。 

 而軍制改革裡的各道府兵裁撤、淘汰選拔也陸續臨近收官。目前,在長安設立了鎮國軍五支軍團、羽林衛八個軍旅、破陣軍也擴增了兩個軍旅。洛陽和咸陽兩地,一直都處於不休假狀態,火速出爐新的軍備投入新軍編制。 

 招納流民的工作,關內道、河東道、河北道、隴右道、山南道、河南道、淮南道也都陸續上稟詳細的奏摺報備。流民總計八萬七千九百餘人,從河北道、河東道調遣了三萬人給李愔,其餘的分配到了黃河、長江沿岸州府組建屯田軍。屯田軍由接到屯田任務的軍府、郡府來負責管理,需要開墾荒地、耕種公田、平日訓練,戰時需要為作戰軍旅提供後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