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暗殺

 或許真的會出現,因為他的做法確實損害了許多人的利益。” 

 每當提到這樣一個話題時, 

 大多數人都會覺得很有意思。 

 假如換成是呂本他們來處理這個問題, 

 恐怕天底下的許多官府官員們,各個都會遇到不少麻煩,甚至可能會引發重大的事故呢。 

 那時候無論怎麼應對,都會得罪一大批人。 

 歸根結底,還是那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朝廷給予官員們的俸祿本來就低, 

 而從商人那裡剋扣的那一小部分,也成了官場上心照不宣的潛規則。 

 朝廷的意思是,如果你們能確保不激起公憤,那就去做吧。 

 只要保證不死人,不惹出大亂子,允許你們有一些灰色收入,以此維持生存,朝廷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在這種背景下,大家都默許了這個現狀。 

 朝廷默許了,連那些做生意的商人自己也都默認了:在途中會被收取各種名目的費用,因為那是朝廷所需要的。 

 這是一個大家普遍接受的事實,但現在陳寒打算改變這一切。 

 坦白講,這是一個極其棘手的決定。 

 估計陳寒自己也沒料到,這其中涉及的利益糾葛竟然如此複雜。 

 不過呂本倒是支持陳寒,並且清楚地認識到這些問題的存在。 

 為此,他在前面做了一系列的基礎工作。 

 比如設立五大工廠後,商人們在此進行交易,所得利潤的六成上交國庫。 

 國庫再從中抽取兩成,作為全國官員俸祿之外的額外補貼。 

 這就意味著他已經預見到未來改革政策中,很可能會削減一部分灰色收入。 

 削減這部分灰色收入的同時,卻又通過國庫收入中的兩成予以補足。 

 這樣一來,呂本不得不佩服陳寒的策略,這套打法邏輯嚴謹、環環相扣。 

 他所做的每一步決策,實際上都已經充分考慮到整個天下將如何響應。 

 就拿商人受刁難的事情來說。 

 大家普遍認為商人的社會地位較低,這種看法已經被廣泛接受。 

 包括官員和普通百姓都認為商人就是這樣卑賤的存在。 

 既然你們能賺那麼多錢,而且繳納的賦稅又少, 

 而我們普通百姓納的丁口稅卻那麼高,那你們就必須得付出點代價,才能讓大家心理平衡。 

 因此,大家已默認了商人必須支付更高的稅費來做生意這條規則。 

 即使商人想要反抗,也不會有人真正理睬。 

 現在陳寒又提高了商人們的賦稅十五倍。 

 那自然就需要給出一些補償措施給人家。 

 於是他就著手取消這部分灰色收入,疏通流通環節,使商人們不必在路上浪費過多時間。 

 讓他們做生意能獲取更多的利潤,從而繳納更多的賦稅。這樣一來, 

 所有的規矩便清晰明瞭…… 

 不再是那種灰暗不明、潛藏在內的規矩了。 

 這樣的話,本地的官府和各地的官府之間差別就沒那麼大了。 

 商人不會再遇到在這裡交十兩銀子,換個地方又要交十五兩,再到下一個地方可能又是十二兩的情況,各種標準不一。 

 這樣下去,很多做生意的人根本無法準確計算自己的利潤,根據應繳的費用做好規劃。 

 這樣一來,所有的環節都被打通了。 

 即使賦稅確實很高。 

 但那些其他的潛規則環節都已清除乾淨。 

 這對商人而言終究是件好事。 

 畢竟現在一切都明明白白擺到檯面上,我該交多少稅,一眼就能看清,這樣就方便多了。 

 這麼做對商人的確是有利的, 

 但對於一些富庶地區的官員來說, 

 就像是斷掉了他們的手足。 

 因為在富庶地區,他們能接觸到更多的商人,可以撈取更多的灰色收入,當然更樂意運用這些潛規則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