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阿姨 作品

第104章 你們這群敗類!

 呂本此刻感到身邊真正缺少一個知己,而這些人大多是虛偽之輩。 

 陳寒說完這番話後,沒有多言,徑直離開了。留下被弟子攙扶的禮部尚書和一群愕然的文官。 

 …… 

 乾清宮書房裡,朱元璋得知了陳寒在廣場上與禮部尚書交談的記錄,並看到錦衣衛繪製的木板上,陳寒堅定地表達了自己的立場。他一時感慨萬千。 

 正如陳寒所言,很多時候並非無人做事,而是做事之人常被這些無所事事的文官詆譭。文官不容許有人比他們更強大,更不容許有人在他們面前顯得強勢。他們期望所有人都像他們一樣,保持中庸之道。 

 “陳寒啊陳寒,你這個年輕人真是出人意料。”朱元璋說著,笑了起來。 

 “難怪你說自己是個孤臣,現在看來的確如此。那就讓我看看你這個孤臣究竟能創造出怎樣的成就。也讓我做個無愧於心的君主吧。 

 出發!上朝!!” 

 朱允熥聽著皇爺爺的話,眼中終於閃爍出一絲光芒。他剛才也看了蔣瓛他們記錄的,自己老師與禮部尚書的對話。看得出,老師非常激動。 

 激動是必然的,因為這些人太過欺人太甚。他們不講事實,不講道理,只一句,如果我們這些讀書人去教導工匠,那你就是奸臣。然而面對老師的事實,他們卻選擇了逃避。 

 "陛下,臣讓工匠學習文字,並非讓他們鑽研經籍。讓他們參與科舉展現才華,實為使他們能理解水泥的比例,讀懂建築圖紙,掌握玻璃的製造工藝。常言道,愛一行鑽一行,既然要熱愛,就應讓工匠理解其原理,不能僅作盲目服從的盲人,受他人隨意指揮。還望陛下明斷!" 

 陳寒說完,立刻望向皇帝朱元璋。 

 "陛下,末將贊同陳大人之言。您曾多次告誡我們戰場將領,要知己知彼,熟讀兵書,以領悟先祖的戰術。要汲取古人的智慧。因此,我們這些昔日的農夫糙漢,在大明建立後,也開始學習文字。我們從未想過要在科舉中與士子競爭,但我們若不識字,如何理解兵書,如何成為傑出將領。陳大人的主張,正為此理。工匠不必精通高深學問,但需識字,能讀懂工匠的書籍。" 

 陳寒未曾料到武將中有此見解之人。文官們聽完武將的發言,也陷入了沉思。他們意識到在這件事上,或許他們反應過激了。陳寒可能真的只是想讓工匠識字,以便更好地進行工作。 

 有官員隨即提出:"但為何非要禮部官員前去?禮部官員皆是精英,他們精通禮儀,為何要浪費這些人材去教工匠讀書寫字?幾位鄉村私塾先生足矣。" 

 "確實如此,陳大人此舉難道毫無報復之意嗎?" 

 "我們責怪的,正是您明明可以輕易做到,卻偏偏多此一舉。" 

 "陛下,就算陳大人在此事上無私,難道不能讓私塾教師或落第書生來教導工匠?如此,也可避免人才浪費!" 

 這樣的提議似乎也有其道理。 

 朱元璋這次依然秉持公正,不會偏袒任何人,而是轉向陳寒,"朝臣們的質疑有理,為何你執意讓禮部官員去教工匠?這其中是否有你刻意報復的意圖?" 

 陳寒聞言,回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