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阿姨 作品

第94章 二百多萬兩雪花銀,只是走私的一項收益而已

 搞得許多文官常常帶傷辦公。 

 現在稍微好一些,朱允熥這位皇太孫在朱元璋身邊勤奮節儉,也盡力維護官員們。 

 就算官員們對他的老師出言不遜,皇太孫殿下雖面露慍色,卻不會報復。 

 這讓這些文官多少感到一絲安全。 

 朝廷需要這樣的聲音,反而一團和氣,什麼都不做,一味的中庸之道,才是真正的致命。 

 陳寒則緊鑼密鼓地推行他的新政。 

 一方面催促商人們儘快收購棉花, 

 另一方面,他也預想新政可能會遇到的所有問題, 

 他要給朱元璋一份滿意的答覆。 

 …… 

 呂本的府邸。 

 此刻,不少文官急得焦頭爛額,團團亂轉。 

 詹徽昔日的手下,此刻也聚集在呂本的府邸。 

 他們感覺到詹徽垮臺後,清流派的領袖變成了呂本。 

 也有不少官員,其實清楚呂本在江南的財力和勢力, 

 掌控著江南眾多產業。 

 他們起初是清流派,後來感受到財富的吸引力,立即轉投到呂本的麾下。 

 呂本此刻也沒料到陳寒的動作如此迅速,手段如此強硬。 

 這對他們這些商人來說,有些猝不及防。 

 漕運衙門的糧通判孫世安,剛從杭州府押送了一批糧食到淮安, 

 交付總督查驗後,他直奔京城來到呂本的府邸。 

 他來的原因主要是江南地區因陳寒收棉花的行動,使不少走私犯感到不安, 

 所以他被選為代表,前來詢問呂本該如何應對。 

 孫世安帶著任務而來,內心十分忐忑。 

 畢竟作為走私犯中的關鍵人物,他家大大小小的親戚都投身於這個前景廣闊的行業。 

 原本大家共享財富,安安穩穩。 

 而他自己在漕運衙門擔任糧通判。 

 糧通判是個從五品的小官,不算大也不算小,但勝在靈活。 

 尤其在運河上來回,穿梭於江南與京城之間,消息靈通,人脈廣泛,他也算得上是個有影響力的人物。 

 許多官員至今不清楚走私究竟能獲利幾何。 

 他們只知道走私利潤豐厚,卻未料到竟有如此之巨。 

 聽孫世安這位糧政判官如此一說,當場驚得目瞪口呆。 

 二百萬兩白銀? 

 這可是實實在在的白銀,不再是寶鈔。 

 眾所周知,儘管官方規定一貫寶鈔兌換一兩白銀,一千枚銅錢。 

 但在日常生活中,一兩白銀的實際價值至少相當於兩三貫寶鈔。 

 換句話說,若摺合成寶鈔,僅走私棉布一項,這些走私犯一年就可能賺得六七百萬貫寶鈔。 

 這意味著他們走私棉布的年收入,可能相當於朝廷國庫收入的一半。 

 官員們聞言,手心都冒出了冷汗。 

 誰能料到,這些走私犯的行徑竟是如此驚人。 

 呂本此刻看著下面新加入團夥的官員們,有意展示實力。 

 就是要讓這些官員明白,登上我們的船,忠誠比金錢更重要。 

 聽到如此鉅額財富,官員們雖然臉色蒼白,但臉上也難掩驚喜。 

 他們在想,未來或許也能分一杯羹。 

 呂本和陳寒採取的手段相同,即用金錢控制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