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天變不足懼

 唉! 

 無數聽眾嘆息一聲。 

 他們彷彿已經看到了結局。 

 當別人找不到理由去攻擊一個人,最後迫於無奈,只能選擇從“人品”方面下手時,往往就意味著,已經完全是屁股決定腦袋了。 

 反正我就是要攻擊你,不管你說什麼,如何辯解,都沒有用! 

 給你潑髒水,讓你聲名狼藉,才是那些人的首要目標,至於理由,不過是在確定下目標之後,再從各種細節裡面找角度罷了。 

 像所謂的“十宗罪”,真的能證明王安石的人品不行嗎? 

 簡直荒謬! 

 要知道像王安石辭官不受的理由,顧知書早就在前面的節目中有提及緣故,都是人之常情,基本古代文人就沒幾個人沒有這麼做過的。 

 為何偏偏就指著王安石的鼻子來罵? 

 至於像什麼給君王講課時坐著講,堵塞沿路、排斥官員等等理由,就更是荒唐至極。 

 人家皇帝都不在意,你跳出來急什麼急? 

 如果王安石真的把持朝綱,堵塞言路,你這十宗罪又是怎麼呈到皇帝面前的? 

 而且到了王安石那個位置,每年經他手貶斥的官員多不勝數,難道把政績不合格的官員貶官外放,也是一種罪證嗎? 

 如果真是這樣,那這個宰相誰都別想當了,反正也是個背鍋的崗位! 

 所有人都明白,這就是為了攻訐而攻訐,並無任何道義可言。 

 甚至連這所謂的“十宗罪”,都要東拼西湊,才能勉強湊成兩位數。 

 太勉強了! 

 但古代就是這樣,身為宰相,一旦遭到彈劾,你就得主動請辭,哪怕心裡一萬個不情願,該走的流程也一個不能少。 

 不過,幸虧,王安石之前給神宗皇帝打的“預防針”起了效果,神宗皇帝駁回了王安石的請辭,並且把彈劾他的呂誨外放鄧州去做了知州。 

 算是暫時平息掉了第一次風波。 

 然而,無論是當時身處旋渦中心的王安石,還是在收聽節目的聽眾,都心裡清楚,這一次的彈劾只是開始,真正的風暴,還在後頭! 

 “王安石的新法固然會遭到既得利益者的強烈反擊,但有神宗皇帝的支持,改革還是堅定地執行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