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法外狂徒張三

 “媽媽和女朋友同時掉水裡,你必須要救媽媽,否則就是構成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媽媽和老婆同時掉水裡,你救誰都不違法,所以,各位知道婚姻的意義了嗎?” 

 “吃飯吃出來蒼蠅,你和老闆協商賠償價格,屬於是私人協商,對方可以給可以不給,本質上,這是一件對民眾而言,利大於弊的行為,可以減少類似毒奶粉之類的事情出現,所以我是支持朋友們去正當維權的,哪怕是天價維權,都不過分!” 

 一開始大家還以為是哪個惡搞的網友,頂著顧知書的頭像和暱稱,來冒充本尊,混淆視聽。 

 後來發現,這個回覆的賬號,居然是帶標的! 

 瞬間就引發了轟動。 

 於是大家提問的熱情更為高漲。 

 “法外狂徒張三”的詞條,也就此衝上了熱搜。 

 一眾網紅表示,不眼紅,我一點都不眼紅…… 

 但與此同時,也並非沒有不和諧的聲音傳出。 

 現代社會,各行各業都有門檻,無論是詩歌繪畫,還是演技音樂,都不乏專業的小圈子。 

 小圈子的形成,不一定是因為曲高和寡,專業門檻本身就有多高。 

 而是這麼一圍起小圈子,把門檻加高,圈子外面的人就不好輕易進來,哪怕能進,也得先找關係走後門,拜個碼頭。 

 利益交換自然就從中誕生。 

 法律,毫無疑問從一開始就是一門相對“高深莫測”的學科,最直觀的體現是,圈子裡的頂尖豪門,比如“紅圈所”之中的律師,個個都年薪百萬千萬,出入豪車豪宅。 

 而圈子裡的底層,主要是那些剛畢業入職律所的實習生,累死累活,一個月下來也就五六千的工資。 

 熬出頭的日子遙遙無期。 

 學醫和學法,都是屬於多少要沾點命硬屬性的專業,你還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會先到來。 

 而等到這批人好不容易熬出頭之後,對待新進門的人,又會採取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措施,去打壓抵制。 

 我當年受了那麼多苦,才好不容易擁有如今的地位和名望,你憑什麼能輕輕鬆鬆就獲得這一切? 

 休想! 

 於是惡性循環就此誕生。 

 圈子一旦形成,對於破圈這件事,就會尤為抗拒。 

 特別是當看見別人以蠻不講理的姿態,硬擠進來的時候…… 

 一個在網上小有名氣的網紅律師,暱稱叫“雷律師帶你玩轉法律”的主播,就專門出了一期視頻,痛斥顧知書的節目。 

 “原則上,我並不反對一個網紅主持人去普法,畢竟法律的大門是敞開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進出。 

 但是,作為一個影響力那麼大的主持人,我覺得萬萬不應該以如此戲謔的態度,去對待本該嚴肅的法律問題。 

 你知不知道,可能你一句半開玩笑的話,就會誤導別人的一生?讓一個孩子走上萬劫不復的道路? 

 比如對正當防衛的定義,絕不應該是像你案例裡所舉的那樣,輕描淡寫。 

 它是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任何一個環節的偏差,都有可能導致最終法官的判決,完全朝向相反的方向! 

 而當我看到那麼多人都在網上玩梗,玩所謂的法律梗時,我更是感到痛心疾首! 

 法律絕非兒戲,人們一旦失去了對法律的敬畏之心,往往就會鋌而走險,陷入違法的萬丈深淵。 

 對待嚴肅的法律問題,我倡議,越是有社會影響力的名人,就越是應該謹言慎行。 

 不要因為貪圖一時的流量盛宴,誤人子弟!” 

 這段視頻裡的批判意味可謂是很嚴厲了。 

 幾乎是等同於將手指戳到了顧知書的臉上,一頓痛罵。 

 而這個叫“雷律師帶你玩轉法律”的圈內人士,顯然並非是孤軍作戰。 

 連續有好幾個法律相關的自媒體賬號,都跳出來發表了類似的內容。 

 “一個學傳媒出身的電臺節目主持人,竟然玩起了普法,有趣有趣。” 

 “我就不理解,關於程序正義和正當防衛的問題,就連大學教授都要謹言慎行,為什麼他一個主持人就敢這麼斬釘截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