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詩必盛唐!

 整個大禮堂陷入到一片沉默。 

 這種現象很不正常。 

 因為前面的每一個嘉賓,在發言結束後,現場都會響起熱烈的掌聲。 

 無論是張子青教授的精彩發言,還是個別嘉賓略微平淡的演講。 

 在場的學生們都給足了面子, 

 平等地獻上了同樣熱烈的掌聲。 

 按理說,輪到顧知書,他的發言哪怕不符合大家的預期, 

 也不應該會陷入冷場才對。 

 因此大禮堂內長達數秒鐘的沉默。 

 顯得格外不同尋常。 

 也成為了—— 

 往後人們回憶談及討論起這場讀書交流會時, 

 最為驕傲的談資! 

 現場的周薇和隔著手機屏幕的杜夕月,都微微張大了嘴巴。 

 眼眸裡波光閃爍,有點驚訝激動。 

 看看她們剛才都聽到了什麼? 

 “黃河落天走東海”是啥? 

 “青海長雲暗雪山”是啥? 

 “吹面不寒楊柳風”是啥? 

 “鐵馬秋風大散關”又是啥? 

 本來大家期待的,是顧知書的開場介紹,可以拋出一首讓人驚豔的深夜宇宙系列古詩。 

 “以詩會友”嘛,屬於是正常期待範疇。 

 而顧知書也的確如大家所願,整了四句詩,不,加上後面那些,可能還不止。 

 算是回應了大家內心的熱切期待。 

 但問題是—— 

 你這四句詩好像也不連貫啊! 

 我們想要的是一首完整的四句古詩,你咋滴整出來了四句完全不沾邊的呢? 

 可每一句卻又讓人這麼印象深刻。 

 換而言之, 

 這四句裡面隨便摘出一首完整的古詩,都是能夠輕易讓人記住且傳頌的經典唄? 

 又是讓人熟悉的…… 

 奢侈的味道! 

 在電臺節目裡聽,可能還沒這麼強烈的感覺。 

 而身處現場,特別是在其他一眾嘉賓發揮還算亮眼的幾個環節過後, 

 顧知書忽然拋出這麼四句來自不同古詩裡的詩文摘選。 

 屬實是一下子把大家都給嚇到了。 

 以至於滿腦子都在回憶剛才顧知書說過的話。 

 一下子竟然連鼓掌都忘記。 

 顧知書對此好像也並不是太過介意, 

 說完之後,對著觀眾席微微點頭鞠躬,然後就平靜落座。 

 直到這個時候,觀眾席上的眾人才好像終於是緩過神來。 

 有人開始帶頭鼓掌。 

 起初掌聲還是稀稀落落,有些凌亂分散的。 

 但這最初的掌聲就好像一個信號,一個引子。 

 隨後就燃爆了整個場館。 

 “啪啪啪啪啪……” 

 隆重而熱烈的掌聲,開始在大禮堂內響起。 

 伴隨而來的,還有同學們口中發出的歡呼和驚歎聲。 

 要是日後有人回過頭看,觀看視頻錄像的話,可能會感覺現場畫面十分搞笑。 

 因為幾千人擁擠得滿滿當當的大禮堂內,所有人當時的反射弧都好像慢了幾個節拍似的。 

 經過中間的短暫沉默,然後進行無縫銜接。 

 這也讓中間沉默的那幾秒鐘時間,成為了經典時刻,被人反覆咀嚼品味。 

 但那天晚上身處在大禮堂內的學生們,包括那些在收看實時轉播畫面的觀眾們, 

 卻沒有一個人在當時就察覺到異常。 

 在他們的記憶之中,好像下意識地忽略掉了那沉默的幾秒鐘。 

 心神就像沉浸進入到了詩詞的華美世界之中, 

 等回過神來的時候,已經在不自覺地鼓起掌來。 

 掌聲持續不斷,足足有兩三分鐘時間,才在主持人的呼喚下,逐漸停止下來。 

 如此情景,也讓舞臺上的一眾大佬,互相對視一眼,都感覺到了一絲莫名的壓力。 

 年輕人風頭太盛啊! 

 雖然沒有和人家後生“爭寵”的想法,但人活一世,到了整個數歲年紀,面子還是很看重的。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萬一在這場交流會活動裡,全程被人家碾壓。 

 的確不太好看。 

 除了幾位和顧知書相熟的北大教授外,其他參與者都暗自憋了一股勁, 

 等會一定要拿出最好的精神狀態和勁頭,表現出老一輩讀書人的風骨和文采! 

 交流會正式開始。 

 主持人成銘按照慣例,還是先從為首的張子青教授,開始談話交流。 

 “張教授,您是北大的教授,也是國家科學院的學士,可謂是文理雙修,被同學們稱作百科全書式的全才傳奇。 

 那我想先向您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