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東坡先生!

 不由得也被感染到,心情變得愉悅起來。 

 對不起,蘇軾,你很慘,從文壇領袖,政壇精英快速跌落,淪為種地的農民。 

 但我們真的很快樂!! 

 再後來,當一首首描述各地風土人情的詩詞,被顧知書在故事裡說出來時, 

 全網都因此陷入到沸騰。 

 那些被提及到自己家鄉的網友,不知有多麼興奮,在網上將詩詞瘋狂傳播。 

 就連一些地方的文旅部門都被驚動,在官博上做出了回應,還特意艾特了顧知書和《故事人生》欄目。 

 一波聯動直接讓粉絲們興奮不已,歡呼雀躍。 

 而那些家鄉地名沒有被提及到的網友,則是長吁短嘆,遺憾莫名。 

 只恨蘇軾一生被貶的次數還不夠多,被流放的地方還不夠廣,以至於沒能路過自己的家鄉,留下一兩篇詩詞。 

 這一屆的網友真是很善良溫柔了。 

 不說是同情心氾濫吧,至少也是很不管別人的死活。 

 是想要了蘇軾的老命啊! 

 按照這個節奏,本來古儋州地界的網友們,應該是最為高興的。 

 畢竟,問吾平生功績,黃州惠州儋州嘛。 

 作為蘇軾自詡生平功績的三大代表性地標,又是蘇軾人生之中最後的落腳之地。 

 本該在今夜的這波熱度之中,佔據一個有利優勢地位才對。 

 很多顧知書的老粉,籍貫是儋州的,早早就已經期待上了蘇軾在儋州的人生結局。 

 只是, 

 當顧知書以平緩的語氣,將視角緩緩代入到這名老人最後的人生階段時。 

 儋州的朋友們卻發現自己的心情,遠沒有自以為的那般高興和興奮。 

 相反, 

 人們的情緒都變得有點低沉和悲傷,原本掛在臉上的笑意,也漸漸消失,眉宇間醞釀著愁苦和不捨。 

 原來,不知不覺間,節目時長已經過去了兩個小時。 

 到了尾聲。 

 既是節目的尾聲,同時也是那個名為蘇軾的老者的尾聲。 

 從一名意氣風發的蜀地青年開始,大家就這麼一路看著他走來,從黑髮走到了白髮,從青年走入了暮年。 

 眼看著一生起起伏伏,從金榜題名到貶官黃州,從帝王之師到發配邊島,從家庭美滿到最後孤獨伶仃。 

 看似變了許多,卻又好似什麼都不曾改變。 

 蘇軾還是那個蘇軾。 

 無論是居廟堂之上,還是處江湖之遠,是輝煌還是落魄,他的詩詞在風格上,都好像沒有太大的變化。 

 都是處處透著一股“不合時宜”。 

 他的詩詞從來不為權貴服務,也不會考慮所寫內容是否會影響到自己的名聲和地位。 

 想寫,便寫。 

 從極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中,道出蘊含其中的深刻道理。 

 他的一生好像都對沉浮榮辱持有冷靜、曠達的態度。 

 讓人敬佩, 

 也, 

 尤為不捨! 

 特別是當所有人都意識到,今晚的《故事人生》即將結束。 

 而他們也將和今夜的主角蘇軾告別時,這份不捨之情就蓋過了其他一切情緒。 

 在此之前,他們從未想過,對於一個素未謀面的人,竟也能在短短兩小時內,產生如此深重的情感。 

 也許是因為那一首首曠古爍今的詩詞,讓他們為這個文壇領袖的才華所折服? 

 也許是因為那一道道接地氣的美食,讓他們對這個可愛又調皮的先生心生親近? 

 又或者是親眼見證一個蜀地青年,一步步位極人臣,又一步步貶官流放,一次次收穫摯愛,又一次次痛失所愛。 

 內心深處早已將其當成是一位跨越時空的老友,於老友分別之際,不由得心生惆悵不捨之情? 

 蘇軾這個人吶,有才又有趣,沒有太多花花腸子,以誠待人,的確,是最適合深交的朋友,沒有之一。 

 如果生活裡,真有這麼一位仁兄在身邊的話,應該會讓原本枯燥平凡的生活,變得有趣許多吧? 

 真是…… 

 捨不得啊! 

 聽眾們悵然若失。 

 而顧知書的故事,也在種種複雜心情之中,走到了最後。 

 “關於蘇軾其人吶,我想,還是在黃州時期的他,最具代表性。 

 這是他人生之中第一次被貶官,在偏僻的黃州,雖有官身,卻無俸祿,也無半點實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