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蛋,我來到自己寫的垃圾書裡了 作品

66、越老越任性


                 這有兵了,武器總歸是要給的,總不能老讓他們用竹竿操練吧。

  新平鄉剛剛開始開爐產鋼,現在產能還很有限,肯定最優先的就是打造工具了,榔頭、釘耙、鏟子、鋤子這些工具農具是優先的,然後才能輪到兵器。

  而根據那些有經驗的老鐵匠說啊,這新平鄉的鐵打起來格外費勁,以往三錘便能彎過來的東西,如今卻要反覆燒紅鍛打才能成型,但這成型後的東西的確是不錯,可謂是精品中的精品,鋤頭鋤地又快又好而且不易翻折經久耐用。

  “我要三種刀,第一種是長柄大刀。兩面刃刀,通長一丈十五斤上下。稱為陌刀,是用來給步卒對抗騎兵用的。”

  這會兒夏林正在跟一個經驗十足的老鐵匠提出構想,他門下徒弟眾多,基本上新平鄉里出工出活兒最好的就是他們家了。

  “然後是一柄輕長刀,大約這麼長……”夏林比劃了一個長度並拿出了一張草圖:“這個可配為腰刀,無需配重破甲,主打一個鋒利。造型這樣就行了,狹直刀身,長柄,有刀格。這是賠給捕快城防之類用的,弄個兩百把差不多了。上頭那個要多弄一些。”

  夏林說著又拿出了另外一張草圖:“還有這種刀,總長三尺七寸、刀長二尺八寸,柄長九寸。穿刺劈砍,進可攻退可守。”

  老鐵匠盯著這三款刀沉思了片刻:“這是大人所改?”

  “你別管那許多了,照做就是了。”夏林把一摞通票往他面前一拍:“錢管夠,幹活!”

  那老頭也不再廢話,將手中的鐵錘在鐵氈上用力一敲:“孩兒們,幹活!”

  很快夏林便從那煙熏火燎之中出來,回頭看一眼時裡頭就已經叮噹聲響成了一片。這三把刀其實都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冷兵器了,一個是唐陌刀,屬重刀,後經戚繼光戚將軍改進之後成為了一代反騎兵反倭寇神器,還有一種是類繡春刀,主打清便快捷,是為城市治安所配,所以不求破甲只求鋒利。

  最後一種便是副手刀,也是一直到火器出現之前都屬於主戰單位的直苗刀。

  至於說為什麼不直接上火槍,拜託……沒有那個技術能力。沒錯,網上的確是給了工藝流程,但現在冶金技術達不到,化學工業跟不上,熱鑄工藝配套也不完善,與其耗時耗力的造槍,不如先用冷兵器武裝然後弄點爆炸物,比如小口徑炮和炸藥包和手雷,反正李雲龍當年能造啥現在勉強就能造點啥,想要再進一步的話,那就得等第二階段方案出來了。

  這玩意就跟練兵情況差不多,原理明白但還需要大量的經驗作為累積,心急可吃不上熱豆腐。

  除了武器之外,還有就是制式鎧甲了,夏林手上的五百人可不是私兵,那可是正經有兵符的正規軍,是老郭作為二十多萬兩稅銀的回禮,跟那些鄉黨私兵不同,這些人是有資格配甲的,只是老郭到底還是摳門,只給了編制,其餘的別說甲冑武器了,就連個新兵蛋子都沒發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