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56章 老臣執念

 總歸,這江山社稷需要有開道,替天下萬民立命,既然如此,這個人為什麼不能是他? 

 周濂溪例行念過道經,朝著曹佾一禮,自覺到屋中再度完善自己的學問。 

 曹佾盤坐在原地。 

 他手中掐訣,突然目視著皇宮的方向,心中微微驚訝。 

 暗忖道:“阿姐接連兩位龍女,沒想到,這一次竟然是龍子了。” 

 同一時間。 

 宮中傳出喜訊,有龍子降生,陛下賜名一個“英”字。 

 慶曆帝大為欣慰,宣佈大赦天下! 

 汴京城中,少壯派們齊齊鬆了一口氣,慶幸天子終於有後,這樣她們的變革也能繼續進行下去。 

 反倒是老臣裡面,其中以呂坦夫膝下的餘黨心下憤恨。 

 他們本來可以用“天子無後”來攻訐,誰曾想這一個籌碼今日竟然破了。 

 …… 

 王府。 

 這是當朝同平章事王孝先的府邸。 

 由於慶曆帝的仁厚,王孝先的相位在名義上得以保留,失意的臣子們圍在王孝先的身側,意圖阻撓慶曆帝推行新政。 

 王孝先是出自文中書院的學生,按理說與少壯派的歐陽文忠,範希文等是同門前輩,應當是天然的同陣營。 

 奈何,王孝先在朝三十餘年,他與汴京各文臣家族的關係,早就到了盤根錯節的地步,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尤其是呂坦夫病故後,王孝先接過了先前的人脈,變相是掌握了老臣的力量。 

 他今年已年近過六旬,再有不久就到了致仕的年紀。 

 屆時,一切將再無回天之力。 

 王孝先一念至此,忽然看向左右,開口道:“你們去將介甫喊來。” 

 不一會兒,一位二十出頭的青年走來。 

 此人乃是王益之的第三子,王介甫,少有“宰執之相”,而且背靠著廣大江南文士的支持。 

 在老臣接連被貶的當下,一位有遠見的年輕人自然肩負起復興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