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56章 老臣執念

 慶曆六年,元月。 

 蘇明允抵達汴京,前往拜謁剛回京不久的歐陽文忠。 

 他將自己寫的十篇《衡論》獻給歐陽文忠,很快得到了歐陽文忠的賞識,極力將他舉薦給少壯派的其餘臣子。 

 除了範希文,富彥國等依然在外,其餘包括韓稚圭,晏元獻等人都留在京中,他們翻看過《衡論》,倒也頗為賞識。 

 這文章的內容暫且不提,其行文風氣頗有種“復古”的意蘊,與少壯派等人學習前唐的風氣不謀而合。 

 再者,少壯派臣子謀求革新,銳意進取,力圖掃除弊病,這更是順應他們的意思。 

 一時間,蘇明允名聲大噪。 

 …… 

 同年三月,科舉放榜。 

 蘇明允位列二甲,而王方未能再中,於是有了貢生的名頭。 

 饒是這般,一介貢生的名頭,也足夠王家在一縣之地聚攏威望了。 

 蘇明允繼續留在京中,準備參加舍人院的考試。 

 王方則先一步折返回眉山,打算將自家閨女兒與蘇家長子的婚事先給敲定。 

 不然,真要是讓自己敲定的女婿給跑了,他得哭死! 

 …… 

 沂國公府。 

 曹佾一襲道袍靜坐,面前坐著周濂溪。 

 周濂溪與曹佾學習道家的法門,主要涉及到“太極”和“陰陽五行”的變化。 

 這些本是源自各般的功法,但曹佾卻破天荒將自己的感悟集結成書,以便周濂溪可以輕易理解。 

 至於張橫渠。 

 聽說此子拜入西北軍中,正在種平的座下受命。 

 師兄弟二人這些年隨著種明逸,楚圓兩位師父學習儒學和佛學,同樣掌握了一手不俗的武功。 

 只不過,周濂溪還是更加傾向於以德服人。 

 張橫渠恰恰相反,他頗有上古聖賢“孟千帆”的風格。 

 如果有言辭無法讓人信服,那就用武力,強行讓人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