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27章 改元鹹平

 搞定了呼延贊,李常笑依次前往其餘各府,他要找的人其實真不少。 

 其中有一些的背景比較複雜。 

 例如高寶臣,這位曾經追隨晉王趙元義的將領,在晉王被幽禁之後,也賦閒了十年有餘,聽說近況有些潦倒。 

 李常笑既然擔了這山長的位份,自然不會錯過任何一位人才。 

 …… 

 一晃眼,半年過去。 

 在李常笑的求索之下,倒也真的找到不少精通兵事的老領,其中還有一部分是太祖時期的戰將。 

 他們壽元無多,沒有那麼強的爭權慾望,只想著能在死前將畢生所學留下,供後世的兵家子弟學習一二。 

 有關武院的爭端亦是終止。 

 究其緣由,“崇文抑武”從來都不是因為什麼大勢所趨,不過是因為趙家天子顧及到自身安全罷了。 

 他們同樣知道過分壓制武將的弊端,早先是苦於無門路才出此下策,如今既然有了更好的辦法,肯定要用。 

 文臣中相當一部分意識到這點,只能捏著鼻子認下。 

 倒是以寇平仲,李太初,王子明為代表的端拱元年進士從頭到尾贊同武院設立。 

 他們比其餘人看得更遠,知道西北還有一支党項叛軍,再加之涼州李氏內部的凝聚力也不如從前,一旦情況有變,指不定會釀成什麼禍事。 

 大宋保持一支精銳的戰兵,對文臣和朝廷而言都是好事。 

 正當眾人商議武院開設時間的時候,宮中傳來一陣晴天霹靂。 

 天子薨了! 

 端拱帝在位十年,於昨夜駕崩。 

 消息傳出,武院的事情被迫暫時擱置,汴京上下皆陷入一片哀傷之中。 

 總結端拱帝在位這十年,大宋的局勢逐漸從亂世走出,科舉的秩序得到恢復,給了不少年輕士人以晉升之階。 

 更別說,端拱帝在位的最後三年裡大宋戰勝遼國,訂立盟約,奠定了北方邊疆的安穩局面。 

 一樁樁功績累加到一起,足以當得上一個“太宗”的廟號。 

 如果端拱朝的臣子可以繼續綻放異彩,說不得未來端拱帝的威望還能再上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