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26章 殺伐四寶

 要說這趙真不愧是皇太弟,僅僅只用了半日,就給李常笑帶回了答覆。 

 當然,李常笑不排除此事從頭到尾只有趙真自己一人拍板的可能。 

 以端拱帝如今的狀態來看,朝廷之事誰說了算還真不一定。 

 不過對李常笑來說,武院的建立得到天子首肯,這事基本已經穩了五成。 

 餘下的五成,還要靠武將們自己在朝廷爭取。 

 只要武將不傻,應該知道武院是他們保持自身地位的唯一出路。 

 要不然,按照宮中目前的態度,再過個數十年,等到這一批老卒和老將接連病故,未來的宋軍將完全失去戰鬥力,變成一隻任人宰割的肥羊。 

 李常笑既然知道這條路走不通,卻也希望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這一時代的人留些體面。 

 …… 

 果不其然—— 

 接下來的半個月,朝廷文武沒少替這事爭辯。 

 武將清一色支持武院的設立,為此,許多早已告老還鄉的老將,不遠千里到汴京。 

 一是向朝廷表明自己的態度,此事攸關他們所有人的利益,一步都退不得。 

 二嘛,當然也有毛遂自薦的想法。 

 用屁股想也知道,武院建立這樣的大事,未來肯定會在青史留名的,他們自然不想錯過這個英明的機會。 

 尤其是在同時代的人傑接連離世,某種意義上來說,老將們這也算是熬出頭了,合該到他們揚名了! 

 呼延府。 

 呼延贊光著膀子,手握鐵鞭坐在一個石墩子上。 

 在他面前,呼延家的四個兒子,還有他的九個孫子清一色披著盔甲,策馬在府中空地來回疾馳。 

 每到一處這群呼延家的兒孫還要吼一嗓子,放在汴京也是獨一份了。 

 李常笑一襲大紅衣袍,站在呼延讚的身旁。 

 他看著面前這群漢子的精神風貌,不由點了點頭。 

 拋開呼延家那嚴苛到近乎變態的家風不談,從效果來看,這樣的操練顯然是卓有成效。 

 以呼延家的孫子輩為例,他們打小掌握了騎射與鞭法,只等到真正見過血,就能蛻變為一位真正的大宋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