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25章 武將出路

 端拱九年,十一月。 

 遼國主動遣使求和,雙方於景州簽訂盟約,遼宋兩國結為兄弟。 

 同時,宋軍撤出濚州。 

 作為交換,遼國每年向宋國上繳銀二十萬兩,戰馬一千匹以及牛羊若干,稱作歲幣,是為小弟進貢兄長。 

 牛羊與戰馬尚可,雖說遼國已經丟失了南面的大量領土,但他們背靠整個草原,供應牛羊木馬並不是問題。 

 反而是二十萬兩銀子,這對遼國反而是最麻煩的事情。 

 他們國中的耕田數目有限,其中相當一大部分是來自若禾國與契丹故地,雖說如此,仍需要每年大量購置糧食。 

 銀子作為通貨,遼國權貴自己揮霍還不夠,如今要向大宋朝廷上繳,真的算是雪上加霜。 

 不過形勢比人強,如果再不向宋軍妥協,只怕遼國內不久就會因為軍中譁變,而引發更大的亂局。 

 這是耶律氏皇族所不願見到的。 

 …… 

 端拱十年,元月。 

 魯國公曹華率領一應將士回城,受到全城百姓的擁戴,場面一度十分隆重,隱有幾分建國時武將的氣勢。 

 不過曹華心裡清楚,這一場大戰雖說輝煌,但大勢下文武的根基已經發生變化。 

 隨著朝堂穩定,大宋未來文人昌盛的局面勢不可擋。 

 作為大宋立國的四國公之一,曹華心中清楚,他能做的已經不多了。 

 新年的爆竹聲中。 

 曹華最後看一眼繁華的汴京,終是永遠閉上了雙眼。 

 魯國公薨! 

 一時間,元月的喜慶蒙上幾分悲意。 

 曹家後輩得過交代,知道這是喜喪,難過之餘同樣也為老國公高興。 

 真正哭得悲切的,反倒是那些知道前路黯淡的武將世家。 

 當年開國的四位國公撐起了武將的天,如今死去其三,只有一個渾渾噩噩的定國公高德仍然在世。 

 某種意義上,曹華的離世也帶走了太祖朝的最後一抹餘暉。 

 …… 

 國公府中。 

 曹起抱著自己的女兒曹玥,雖然自己心裡也酸澀不已,卻還得安慰這個嚎哭的丫頭。 

 曹華在世時對這個小孫女寵愛有加,時常帶在身邊。 

 興許是祖孫間的血脈聯繫,曹玥自打府上辦喪事開始,就一直哭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