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172章 潯陽江上

 貞元十年,九月。 

 潯陽江 

 一江月圓,美不勝收。 

 黑夜爬上了天幕,群星璀璨閃爍其間,宛如一張捕魚的網子,裡面滿載著星光。 

 三艘小舟依次而來,其中一艘是從南而來,自潯陽城的渡口出來。 

 船上載著大名鼎鼎的江州司馬白不易,還有他府中一個擅長琵琶的妾室。 

 從長安出來一年有餘,江州司馬與琵琶女時常載酒過江,留下了不少芳名美事,一直為江州百姓津津樂道。 

 其餘兩艘船,一艘從北面過來,載著白不易今夜的客人。 

 此人名叫王仲初,是許州潁川人。(王建) 

 他與白不易多年前相識,恰巧今年王仲初又一次應試不第,索性應好友之請來江州散心。 

 最後一艘是東面來的,從淮陽道向西。 

 這是專門送渡江客往返的民船,今日的客人也只有兩位,一老一少。 

 老者名叫韋義博,出身於大名鼎鼎的京兆韋氏,天寶年間中舉,如今年過七旬,剛從滁州刺史的官位卸下來。(韋應物) 

 年輕的叫張文昌,和州烏江人氏,算是這小舟的中途載客。(張籍) 

 張文昌是聽說過韋義博名字的,尤其是對方的一首《滁州西澗》,當真是揚名立萬之作。 

 一路上張文昌小心翼翼,生怕自己會冒犯對方。 

 韋義博是個寬厚人,主動同他搭話:“烏江張文昌,老夫聽說過你。” 

 聞言,張文昌面露惶恐,隱約還有幾分驚喜,小心翼翼道:“能入得韋大人之耳,是文昌的榮幸。” 

 “誒,”韋義博搖搖頭,一臉打趣:“你難道不想聽聽?” 

 張文昌當即拱手:“請韋大人賜教。” 

 “何談賜教,不過是一樁趣聞。”韋義博微微一笑,撫著長鬚:“老夫聽說,你張文昌由於酷愛詩聖的著作,時常謄抄過後燒燬,每日製成蜜羹服用,可有此事?” 

 聞言,張文昌神情一滯,撓了撓頭:“讓韋大人見笑了。文昌是仰慕詩聖的文采,只覺得腦子與心不夠用,索性服用。” 

 韋義博聽完大笑不止:“有趣的後生。” 

 他笑著笑著,隱約是回憶起了什麼事情,欣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