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167章 貞元九年

 十五載匆匆,轉瞬而過。 

 隨著三朝元老杜子美的離世,開元的盛景似乎變得越來越遙遠了。 

 直到這一屆科舉,才迎來了大唐又一黃金時代。 

 貞元九年,二月。 

 長安城。 

 進士、明經與一眾科目皆已落幕,將於三日之後正式放榜。 

 許多赴京趕考的青年才俊,趁著這間隙終於也有機會一覽繁華的長安。 

 當今在位的天子貞元帝,他與父祖一樣酷愛詩文,立志要重現開元時的盛景,常在京中設宴招待青年才俊,詩詞卓絕者可賜封翰林官職。 

 這變相是免除了科舉的疲乏,可以直接位極人臣。 

 前有李太白這個商賈之子的例子,足見翰林詩院也是一個卓著的升遷之際。 

 百花園。 

 今日大量文人匯聚於此,不少是同年科舉之人,雖然結果尚未揭曉,卻不影響他們先混上一分香火情。 

 李常笑帶著柳子厚,以及不久前拜於他門下的河東柳氏另一子弟,柳誠懸,三人行於賓客之間,最終尋了一處落腳地。 

 柳誠懸時年不過十六,雖說可以參加今年的科舉,但他家中長輩為求穩妥,於是又推遲了一年。 

 這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三人才坐下,就聽到耳邊傳來的話語。 

 “聽說了麼,今年是顏老大人最後一次主持科舉,不少人家的傑出子弟,俱是等待今年及第,好與顏大人沾上幾分香火情!” 

 “昌黎韓氏的韓退之,吳地劉氏的劉夢得,新鄭白氏的白不易……這可都是難得的俊傑。” 

 李常笑聽著耳邊的話語,轉頭笑著看向柳子厚,打趣道:“開元之後的人傑皆聚於今年,你心中可會覺得憂慮?” 

 聞言,柳子厚苦笑了一下。 

 “正所謂福也命也,能夠與諸君同年,也是子厚的福分了。” 

 一旁的柳誠懸聞言,當即附和:“族兄的才學我是再清楚不過了,考上進士是綽綽有餘的!” 

 柳子厚聽完頓時樂了,笑著給柳誠懸倒了一杯酒:“誠懸,你可是我河東柳氏的麒麟子,爭取博個狀元回來,讓族兄也沾沾你的光!” 

 柳誠懸一臉惶恐:“族兄謬讚,誠懸愧不敢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