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166章 子美賜名

 一轉眼,又是五年過去。 

 其間經歷了天寶帝駕崩,太子登基改元大曆 

 大曆三年,四月。 

 不久前杜子美親自出面,說服昌黎韓氏,將韓退之一併記入族中,未來若是登科也可享得族中的相助。 

 杜子美自己年輕時也沾過祖父的光,所以並不排斥這種做法。 

 隨著開元朝的詩人日漸凋零,杜子美這位碩果僅存的標杆,隱隱成了開元朝的最後一分香火,正如當年的賀季真一般。 

 有詩人想要效仿三十年前的長安杏花宴,給杜子美餞行。 

 他們甚至連地點都想好了,就選在東都洛陽,這個杜子美從小待到大的古城。 

 只可惜,這一切因為杜子美的拒絕而胎死腹中。 

 …… 

 杜府中。 

 杜子美閉著眼睛,韓退之坐在他的不遠處,口中逐字逐句念著詩文。 

 與之一起的,還有杜子美的一眾孫輩。 

 他如今的日子很是清閒,雖說年老力衰,時常還會睹物思人,但親眼見證著孫輩的成長,對他來說是一件很欣慰的事情。 

 恍惚間,杜子美似乎可以理解,當初叔祖教導自己時,究竟又是怎麼一番場景了。 

 這時,下面的人忽然來報,說是城南的元家請見。 

 杜子美久居洛陽,知道這元家算是洛陽城中的一處宦族,族中世代有子弟為官。 

 他年輕時曾與元家弟子有過交情,彼此之間倒也算熟識。 

 只不過,下人的突然來報,讓杜子美一時間摸不清這元家人的來意。 

 “莫非是家道中落了?”杜子美喃喃自語。 

 他的活久了,自然見過不少家業興衰,面對故人後裔的請見,杜子美都是抱著能拉一把就拉一把的念頭。 

 撫養韓退之正是這個道理。 

 杜子美久不問世事,對元家的狀況也不清楚,索性朝著老僕點頭:“請他們進來便是。” 

 …… 

 不一會兒。 

 一位穿著綢緞長衫,莫約三十年紀的男子攜一婦人前來。 

 婦人懷裡還有一襁褓,看著歲數不大,應該是才出生不久。 

 男子走至近前,朝著杜子美行了一禮:“侄兒元寬,參見杜世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