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125章 東吳買糧

 以大魏國為例,他們只佔據到江夏郡的大片土地,其中有相當一部分還被大吳國佔領。 

 要知道,大吳國在這場瓜分荊州的盛宴中,才是吃得最飽的一個。 

 不僅桂陽郡和長沙郡皆入囊中,甚至藉著水軍之利將勢力擴張到雲夢澤。 

 吳國水師本就強盛,偏偏荊州還是個河澤豐沛的地方, 

 長此以往,荊州只怕都得改姓孫。 

 曹瞞當機立斷,發兵從江夏攻打吳軍各處。 

 同時,他還說動大涼國一起出兵,雙方約定戰後瓜分孫吳在荊州的地盤。 

 …… 

 涿縣 

 李常笑與華元剛採完藥,正準備背籮筐進城,卻看到一支全副武裝的士卒押著一輛又一輛鹿車出城。 

 最驚奇的是,城外不遠處有另外一批士卒等候。 

 他們的衣著與幽州士卒不同,顯然是來自其餘諸侯國的。 

 華元久居於揚州、徐州,這時一眼認出:“是吳郡孫氏的人馬?” 

 聞言,李常笑側過身子,仔細打量。 

 這群士卒的甲冑並不統一,其中以輕甲和皮甲為主,就連款式都差上不少。 

 很明顯的南方打扮。 

 隨著長久戰亂,南方的日子不比北面好多少。 

 雖說戰事頻率沒那麼高,但江河和陸上的悍匪層出不窮,也就是大吳國建立以後才有好轉,但情勢不容樂觀。 

 李常笑與華元聊著,正好走到城門。 

 由於經常外出採藥的緣故,把守城門的士卒都認得他,其中有不少家裡還信奉“三清”的,對李常笑這道宮掌教自然更加尊重。 

 “南華道長,又出來採藥了。”有個年輕小卒熱情問候。 

 李常笑認得他,這小卒名叫朱三,是接替其父的班擔任守城士卒。 

 “是啊。”李常笑熟練應和,索性停下步子,開始嘮些家常:“朱二怎麼樣了……” 

 …… 

 華元在一旁看著自家先生健談的模樣,心裡滿是感慨。 

 他拜入先生門下三十餘載,到現在都沒弄清先生究竟是怎麼樣一個人。 

 是山間隱士,隱居杏花山數十年不出? 

 是道宮掌教,談笑間言出法隨? 

 是市井小民,口中說的每一句話都叫人覺得地道? 

 不,都不是。 

 華元皺起眉頭,目露思索。 

 這時,李常笑與朱三的話題也轉移到吳國士卒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