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86章 船漁人家

 “這是趙老大的孩子?”李常笑拍拍手掌,不經意問道。 

 趙三笑著搖頭:“那是小老兒的本家侄子,早年拜師學武,近來學成歸家,正好停留。” 

 李常笑心念一動,“是何方人氏?” 

 “常山真定人氏。”趙三答得乾脆,旋即苦笑,“不過眼下真定在太平賊治下,小老兒舉家遷移,多年未歸,近乎斷了聯繫。” 

 他口中的太平賊,是昔日太平妙宗的七大將軍之一,張贇。 

 張贇投靠朝廷以後,得封真定中郎將,坐鎮常山郡。 

 李常笑大致能猜出事情經過,不外乎是受了欺壓,否則也不至於背井離鄉。 

 …… 

 上了大船以後,李常笑很快找到屬於自己的隔間。 

 說是隔間,其實不過是用木板間隔,大小剛好夠舒展手腳,靠近船身的邊緣有個小窗,可以看到外頭的景色。 

 按照趙三的說法,再有半個時辰就開船,淇水橫渡,莫約明日正午時刻到達。 

 這時,李常笑的隔間木板忽然被敲動。 

 推開木板,發現敲門的是趙三的遠方侄子,他口中的雲哥兒。 

 見李常笑看過來,雲哥兒報以微笑,手裡拿著一個大幹麻餅,還有一小碟油酥。 

 “道長,這是晚間的膳食,慢用。” 

 李常笑伸手接過,放在一旁,又問道:“可有茶水?” 

 雲哥兒點點頭,“有的,我去取。” 

 不過他又像想到什麼,補充道:“今晚船上會有魚湯,客官不妨試試,品味當是一絕。” 

 “好。”李常笑並未推卻。 

 …… 

 夕陽落山,船漁人家點亮門前火把,頓時淇水河畔一派亮堂。 

 全船的客人都已到齊,總共二十餘人,加上三個水手,還有一名專門捕魚的漁者。 

 趙三一聲吆喝,宣告行程的開始。 

 船上的眾人各自走出隔間,來到中間的寬敞船艙,這是分魚湯的地方。 

 他們來時,魚者正好將一條條河魚撈起,魚只有巴掌大小,但足有十多條,平攤到所有客人的頭上,每人能分半隻還多。 

 趙三熟練的取出瓦罐,裡面事先放好各種調料,還有自家準備的一點湯底。 

 按照他的說法,這魚湯是淇水一絕,看著平平無奇,可是湯底年頭比趙三還要老。 

 另外三個水手也沒有閒著,一個幫著殺魚,一個看火,只留一個在外照看大船,同時留意江面的情況,警惕河匪出沒。 

 …… 

 煮魚湯的間隙,船上的客人彼此攀談起來。 

 一來二去,也清楚了渡河的目的。 

 有的是投奔親戚,有的是過河做買賣,有的是逃避戰亂。 

 李常笑靜靜坐著傾聽,全程不置一言,看見他身上穿著的道袍,客人識趣迴避。 

 通過旁人交談,李常笑終於知道“雲哥兒”的真名。 

 趙燕雲。 

 師從荊州襄陽的槍法大師,十五年學成槍法下山,拜入武陵太守門下,本來有著一片大好前途。 

 可恰逢師尊病故,由於師尊無子,趙燕雲退職服喪三年。 

 等到他下山,原來的熟人都換過一茬,想要復職沒有機會,這才打定主意回老家。 

 …… 

 魚湯煮好,趙三挨著一碗端給眾人,事前還要問一句是否有忌諱。 

 李常笑也分到屬於他的湯,裡面有半條燉爛的魚肉,用勺子一碰就化,河鮮的味美順著湯水下肚,引得眾人大加讚歎,溢美之詞不絕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