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86章 船漁人家

 三國元年,八月 

 河內郡,朝歌城東六十里 

 李常笑乘著一輛驢車,穿行林徑小道,這兒的路年久失修,很是顛簸。 

 可只要通過這裡,就能進入魏郡朝廷的治下。 

 隨著臨安帝被殺,以董穎為主的邊境騎兵入主長安,袁處將大軍調回,以河內郡為界與董穎保持默契的平靜。 

 朝歌不遠處就是淇水。 

 車廂中。 

 李常笑一襲道袍,手中捧著個枝頭大小的白龜。 

 前些日子李常笑的內力再有突破,掌握了這種“大小如意”的法門。 

 白龜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 

 它的身材過於龐大,隨身帶著不太方便,哪怕有障眼法護持,可這麼大個身子,路過客棧住店也是個麻煩事兒。 

 也是託白龜的福,李常笑得到在不同地形下風餐露宿的體驗。 

 現在好了,他終於可以堂而皇之住店了。 

 手掌中 

 白龜懶洋洋地翻了個身子,一副享受的模樣。 

 它也有好久沒體驗過這種感覺了。 

 遙想當年,白龜從卵裡出來,甚至還沒有拇指大。 

 它一日日長成,最開始睡在掌心,後來趴在肩上,再到被李常笑揹著……最後載著李常笑到處跑。 

 現在一朝反客為主,小五可是高興壞了。 

 李常笑不時用小指戳它,眼底不禁流露出一抹溫情和寵溺。 

 自家的龜兒子,只能寵著唄! 

 …… 

 又過半日。 

 驢車到達淇水河畔。 

 這是淇水渡口,早在商周就有記載,自古以來是個離合之所。 

 《衛風·氓》:淇水湯湯,漸車帷裳。 

 《椰風·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千百年來,淇水見證無數男女的分合,河水的每一絲波瀾,每一次躍動,似乎都銘刻著一段過往。 

 渡口送別無數,最終形成了一個渡口碼頭。 

 船伕漁家往返淇水兩岸,久而久之,碼頭也兼為百姓往返提供便利。 

 正當李常笑左右張望的時候,忽有一人向他招手。 

 “客官——!” 

 李常笑聞聲看去,發現是個乾瘦的老叟。 

 老叟皮膚黝黑,脊背佝僂,右眼底下有條嶙峋疤痕,渾濁老眼中透著一絲老辣和精明。 

 他十指交叉,賠笑著:“客官,可是懷縣來的?小老兒趙三,靜候久矣。” 

 李常笑微微頷首,拱手回應:“是船老大吧?” 

 趙三當即笑著答道:“正是。” 

 緊接著他準確報出李常笑租驢的車坊名稱,作價幾文,此去何途。 

 驗明憑證,交還驢車,退付租金。 

 一切就緒,趙三上前牽驢,同時轉頭看向大船的方向,高聲吆喝了句。 

 “雲哥兒!” 

 話音剛落,就有一個二十出頭的青年小跑著過來。 

 他赤著上半身,腹前骨骼與肌肉紋理貼合,古銅色的肌膚在黃昏下格外耀眼,給人一副充滿力量的感覺。 

 青年臉上掛著憨厚的笑容,一副平易近人的模樣。 

 目光掃過,李常笑眼底閃過一抹驚訝的神色。 

 內罡境。 

 雖然隱藏的很好,但李常笑還是一眼就看出了。 

 這般年紀,這等實力……放眼天下絕非籍籍無名之輩。 

 李常笑不動聲色看過去,只見青年一言不發走來,對趙三喊了句“叔”,轉身牽著黑驢又回到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