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97章 不軌之臣

 始皇十八年,九月。 

 琅琊郡發生暴動,上百名民夫殺死城邑的小吏,攻破糧倉大肆劫掠,事了帶上家小躲入山中。 

 往後半月,不斷有流民逃竄,加入其中,儼然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王涼本想派兵鎮壓,卻被丞相勸阻。 

 孫仁主動請命,前往安撫督辦。 

 他身負治水之功,深受青州諸郡百姓感懷,又屢屢提拔低微士子,於郡縣官吏中都頗有威望。 

 青州一行,他天然具備旁人無法比擬的優勢。 

 王涼思索片刻,允其決定。 

 授下天子金令,又派禁衛隨行,吩咐青州刺史全力配合。 

 …… 

 義陵城。 

 近來有關賊寇作亂的消息,大範圍在城中傳播。 

 諸如某家富戶被滅族,某條河道被佔據…… 

 混亂和無序的氣息,恍若硝煙瀰漫,化作一道烏壓壓的黑雲,盤踞在城池上空,令人滿心晦暗。 

 恐慌的情緒很快擴散。 

 本就衣食匱乏,如今又有性命之憂。 

 這日子沒法過了! 

 李常笑懶洋洋地靠在搖椅上,手裡舉著半碗茶水,小口小口抿著。 

 不同於旁人的驚慌,他很是淡然。 

 淡然並不源於自身的倚仗,而是來自對事實的洞察。 

 他可以篤定。 

 賊寇的消息為假,製造恐慌才是真實目的。 

 這些年,李常笑每日都會到集市,打探衣物糧油的物價,還有關於長安方面的消息。 

 數十年如一日,熟能生巧。 

 他已經可以憑藉物價波動,推斷整個武陵郡,乃至荊州的局勢平緩。 

 半年來,物價雖有上浮,可依舊在合理範圍。 

 意味著武陵郡內的生產、生活、交易,都在武陵侯的控制之中。 

 他沒有理由,眼睜睜看著自家口中的肉,被賊匪奪走,消息大抵是子虛烏有。。 

 連兵器都湊不齊的賊匪,在人數不佔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對上全副武裝的郡兵,無異於雞蛋磕石頭。 

 拋開重重迷霧。 

 硬要替如今的局面尋一個解釋,李常笑更加傾向於—— 

 謀反。 

 武陵侯作為皇室姻親,坐鎮一郡多年,可謂位高權重。 

 手中掌握的人脈力量,以及依靠郡縣金錢豢養的私兵,都是一個未知數。 

 天高皇帝遠,民少相公多。 

 毫不誇張的說,在武陵郡,崔道的一句話比王涼都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