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96章 朝廷賑災

 很快,南面三州降雨的消息傳到王涼那。 

 王涼本還為荊、揚兩州的旱情困擾,現在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不過出於謹慎,他還是派遣親信前往查探,順便將原本準備的賑災糧一併運往。 

 即便今歲用不掉,也可以存入義倉,以備來年的禍患。 

 至於打仗。 

 如今災情連綿,王涼分得清輕重,只要四方臣屬不在明面上反省,姑且放任。 

 …… 

 始皇十一年,九月 

 孫仁上奏,請求陛下徵召十萬民夫,修築河道。 

 他數月賑災,研究水系,終於找出了修築堤壩的線路。 

 王涼自無不可,准許一應錢糧、人員奏請。 

 還將心腹太監派往,替孫仁撐腰。 

 同月。 

 孫仁以年老之軀,身先士卒,領著民夫修築自滎陽東至千乘海口的河渠。 

 全長足有千里。 

 大新朝廷不斷輸送物資,錢糧。 

 …… 

 始皇十二年,五月。 

 歷時八月,長達千里的河堤修築完成。 

 王涼大喜,正欲將孫仁召回。 

 孫仁卻再度上奏,言明瞭有關卞水的擔憂,請命再修卞渠。 

 對於這位能幹的臣子,王涼相當喜歡。 

 他應允了孫仁的請求,同時派人攜封賞的聖旨。 

 “孫仁治水有成,冊封定河侯。” 

 一下子,孫仁由出身低寒,搖身一躍成了天子重臣。 

 其中的尊榮與器重,是個人都能看出。 

 …… 

 又過了三月。 

 始皇十二年,八月。 

 孫仁功成,返回朝廷。 

 此番修築河渠,耗損白銀多達一億三千餘萬兩。 

 相較王涼預估的一億八千萬,足足節省了四千多萬兩。 

 在這大災不斷的年頭,算是少有的欣慰。 

 恰巧,原丞相因罪免官。 

 王涼大手一揮,硬是將資歷稍淺的孫仁,抬上了丞相的寶座。 

 自此,文有定河侯,武有靖武侯。 

 王涼麾下的文武局面,開始奠定成型。 

 …… 

 義陵城。 

 孫仁封侯登臨相位,李常笑對門的孫府更加昌盛了。 

 許多街坊們,也都以曾今與孫仁為鄰而榮。 

 李常笑作為孫仁的忘年交,成了許多人巴結的目標。 

 為避免麻煩,他選擇了最直接的辦法。 

 疊羅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