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69章 隔閡漸生

 建寧十八年,四月。 

 建寧帝終於定下了人選。 

 一直不露山水的王家,終於落入建寧帝的視線。 

 他知道,王家在民間的風評極佳,甚至主動遠離朝堂。 

 相較歷代外戚,王家的表現太過卓越。 

 建寧帝欣慰之餘,不免產生忌憚。 

 倘若王家不是如表面展現的那般淡泊名利,十八年來不爭不搶,背後的心思可就耐人尋味了。 

 一個兩個是聖人,尚且還能說是耳濡目染。 

 可當全家人都是這般,就有些非奸即盜了。 

 饒是如此,建寧帝還是打算把王氏一族拖出來,作為新帝制衡朝堂的籌碼。 

 一來是新帝母族使然,哪怕日後新帝犯有過錯,也可將王家推出來謝罪,保全自身名聲。 

 二來是王家與朝臣疏遠,可以最大限度減少相互勾結的可能。 

 …… 

 翌日,朝堂。 

 建寧帝力排眾議,提拔了十餘名王氏族人以及門生進入六部。 

 其中,新野侯的爵位,建寧帝特此隆恩,允襲三代而不降。 

 一句話替王氏一族奠定了三代富貴,避免因新野侯病故,或皇后薨歿,導致王家立即潰散。 

 至少在建寧帝的規劃中,新帝即位的前十年,還需要仰仗王氏扶持。 

 再往後,以新帝的成算,想必會在家國面前做出抉擇,親手斬斷王氏羽翼。 

 再不濟,他留下遺詔敦促。 

 王氏一族,務必趕盡殺絕,否則遲早生成禍害。 

 從始至終,建寧帝的溫情都只限於新帝,而不是那個在他上位途中,出力甚多的王家。 

 長安,新野侯府。 

 王道左眯著眼,處理王家暗中的事務。 

 他如今漸入暮年,可整個人依舊煥發著生機,渾身都有使不完的勁頭。 

 一雙眼睛如深夜的明珠,散發著熠熠光亮。 

 從建寧帝下旨的那一刻,王道左就猜到對方卸磨殺驢的意圖。 

 “劉渠小兒,真忘了這皇位,是怎麼輪到你頭上的。” 

 沉聲過後,王道左再度埋頭。 

 臉上罕見地出現了疲憊的神色。 

 大漢國力多年恢復,天子三衛的勢力不斷擴大,王家分佈郡縣的暗子被拔出不少。 

 所幸藏匿夠深,而且手腳斷得乾淨,建寧帝沒有懷疑到王家頭上。 

 饒是如此,王道左還是命令底下人收緊風聲,放緩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