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68章 建寧盛世

 又經過半年波折,平叛大業進入尾聲。 

 各路義軍的首領或戰死,或被俘。 

 只可惜,幕後指點義軍的高人,卻像憑空消失一般,再無蹤跡。 

 李匡拷問了被俘的賊酋,長安方面也派出精通審訊的秘衛。 

 他們殺雞儆猴,核對口供……種種手段盡出,就連陰私的辦法都用上了不少。 

 奈何,一無所獲—— 

 押解叛軍回城的路上,李匡沒了往常打勝仗的喜悅。 

 這種暗中被人窺伺的感覺,讓他有些坐臥難安。 

 …… 

 建寧二年,九月。 

 十三名帶頭造反的鐵官徒被押至菜市口,斬首。 

 餘下的義軍,大多被罰作奴僕。 

 有大臣上奏,建議放寬對更卒的操使,或大赦天下,以表恩典。 

 可這就涉及了鹽政和鐵政。 

 二者每年給朝堂輸送了大量的金銀,鹽鐵官員之間,在元鼎一朝,早就編織形成了一張巨大的密網。 

 建寧帝手握天子三衛,有足夠的力量撕裂鹽鐵密網。 

 可他看得通透,知道人心難測,只要鹽官和鐵官尚在,就無法避免中飽私囊的存在。 

 既然這般,還是固定來得好。 

 建寧帝打定主意,只要朝堂的力量足夠鎮壓局面,各地義軍就起不了風浪。 

 於是,他再度下旨。 

 替天子三維,還有駐紮司隸的漢軍,添置了一批甲冑和兵器。 

 同時,一封大赦天下的聖旨頒佈。 

 算是替鐵官徒之亂進行收尾。 

 …… 

 在建寧帝的治理下,大漢的局面日趨穩定。 

 三州精銳騎兵坐鎮,南匈奴和北匈奴不敢有動作。 

 長城以南,迎來了短暫的安穩日子。 

 一切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李常笑依舊保持慣例,每半月入城一次,活躍於南郡、長沙國兩地的大型酒樓。 

 喝些小酒配小菜,聆聽酒客的八卦,或是觀摩街坊的瑣碎。 

 時間如水,一晃即過。 

 眨眼間。 

 建寧十三年,六月。 

 十年裡,朝臣換了一茬又一茬。 

 王氏一族身為皇后的母族,既沒有仗著身份討要榮寵,也沒有放任子弟欺行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