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30章 桃李懸壺

 太子領命後,當即召見南衛和北衛的兩位將軍,要他二人率領士卒,到司隸各郡走一趟,鎮壓那些宵小。 

 同時,各州刺史奉旨前往騎兵營,要騎兵校尉緝拿私自鑄鐵和販鹽的商戶。 

 大漢騎兵有今日離不開太子劉懿,自然對其的命令忠心無比。 

 短短半月內。 

 大漢全境先後有百餘家鹽商覆滅,數十家鐵場被查封。 

 原本空癟的國庫再度充盈。 

 陽朔六年,三月。 

 幽州刺史公孫狼上奏,言幽州騎兵已然成軍。 

 太子劉懿對公孫氏的練兵之法早有耳聞,因此大為重視。 

 他與陽朔帝合計,決意將幽州作為大漢鐵騎的初次登場,以一場大戰勝利徹底扼制朝堂的反對之音。 

 是以,戶部與少府籌措銀兩作軍費。 

 太子劉懿在北衛的護送下,親自北上至幽州,巡視兵馬的同時又兼領督戰之責。 

 大漢君臣商議,最終將目光投向了衛氏朝鮮。 

 …… 

 陽朔六年,九月。 

 大漢調動六萬步卒,一萬五千騎兵進犯衛氏朝鮮。 

 匈奴草原,左谷蠡王部。 

 李常笑少見地穿上玄色長袍,素來只有重要節日才會如此。 

 今日對他而言,就有不小的意義。 

 第一批百草弟子要出師了! 

 從天漢二十九年至今,滿打滿算正好十年。 

 最初的那群弟子,其中有數人已經完成了李常笑的考核,達到出師的標準,可以行醫濟世了。 

 至於那些未達標準的,需得繼續進修,李常笑可不願看到自己名下出現一批草菅人命的庸醫。 

 那樣就背離他的初衷了。 

 臨別前,李常笑料想到此生與那些弟子不復相見,遂製作了信物,只當是代表師門傳承。 

 日後若有緣法,還能起到抱團取暖的作用,不至於被中原的那些名醫世家排擠。 

 信物是一個木製的葫蘆,只有巴掌大小。 

 葫蘆用的是桃木,葫身的地方用李核研磨成粉,書寫了“百草”二字。 

 這葫蘆的創意可是李常笑苦思許久才想出的。 

 桃木和李核,二者並作桃李,意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至於那葫蘆,說到時是想一沾“懸壺濟世”的因果,畢竟葫與壺相近。